最早追溯到明朝 已传到第五代 今日“厨师”各有事业 受场地等限制———
在崇文门的都市馨园小区,住着身怀绝技的厨师世家——“厨子舍”的第五代传人。
前不久,“厨子舍”的清真菜制作技艺被列为崇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可由于种种原因,第五代传人们早已不再承接各种流水席,一年开灶的次数更是屈指可数。
对于很多人来说,“厨子舍”的金字招牌只能听听,想尝恐怕没那个口福了。
探访厨房
怕砸招牌 次品不上桌
前几天,记者来到第五代传人中的“老四”舍增泰先生家,亲眼见识了“厨子舍”的功力。
艾窝窝、豆面糕、糖卷果…… 一进门,满桌的北京小吃就让人看花了眼。舍增泰先生说,这叫压桌,也就是热菜前的小点心。
厨房内一家老小仍在忙活着制作“驴打滚”,舍先生指着一盘没上桌的“驴打滚”不好意思地对记者说因为豆馅放得过多,变成了次品,“虽然味道差别不大,但是卖相不好,端出去也会砸招牌,不如重做。”
昨日追溯
口口相授 父亲发扬光大
据介绍,“厨子舍”的技艺可以追溯到明代,主要做大规模红白喜事的宴席,分为压桌(面点)、扣菜、汤菜和炒菜四大类,菜点150余种。
“厨子舍”的名头一下子响起来,是从第四代传人舍崇禄开始的。舍先生回忆说,那时父亲一周就要接四五个流水席的生意。
“50年代公私合营,很多有名的厨子都去一些单位的食堂里工作了,幸亏我父亲坚持下来,还一直给别人办流水席,这才没有让这门技术失传。”舍先生说。
清真宴和满汉全席并称宫廷大宴,但一直以来,都是口口相授,父亲的一举一动便是“摹本秘笈”。舍先生和他的三个哥哥都是七八岁便接受父亲的训练。
时至今日,兄弟几个仍然遵照着老辈儿的做法毫不动摇,就像舍家老二舍恒泰说的:“我们现在做的都是当初父亲手把手教的,一步也不能差,每次一做菜就要跟第一次一样态度认真!”
今日现状
再想吃这口儿 已不容易
别看一家老小都是做清真菜的好手,但要凑在一起吃一顿地道的祖传手艺,只有春节时才能赶上一顿而已。舍先生笑着说,要不是沾着采访的光,一家人已经快一年没吃过这地道的小吃了。
说起原因,第一是因为开灶费时费工。“厨子舍”一开灶,就必须提前一天“进入状态”,从开灶到做完最后一道菜一般需要半天时间,像做豌豆黄的黄豆豆皮就是他们用半天时间亲手剥的。
而舍家兄弟现在也有自己的工作,老大舍源泰是中学老师、老二舍恒泰在北京矿业研究院工作、老三舍利泰在国际广播电台、老四舍增泰则在北京铁路丰台机务段。“我们都有自己的事业,难得凑在一起,做齐所有的菜。”舍增泰说。
除此之外,“厨子舍”对灶台还有讲究,原来每次烹制热菜,讲究不能用煤气,必须要现起炉灶。“在一个空地上,用砖头和黄泥搭建灶台,这样火力才旺。”舍先生说。而现在胡同越来越少,这样能垒灶的空地也很少见了。
明日愿望
想给奥运健儿掌勺
今年初,恰逢舍崇禄老先生逝世20周年纪念,“厨子舍”的清真菜制作技艺被列为崇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由于下一代中没有人系统地跟父辈学习过做清真菜的手艺,因此现在困扰兄弟的是如何找到继承者。
舍增泰表示,他们还是决定从下一代中挑选适合做清真菜的人来继承衣钵,而要系统掌握“厨子舍”的技法至少要8-9年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