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派两会记者王春利施书芳
本报北京讯昨天下午,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河南代表团召开全团会,审议“两高”工作报告,代表们纷纷从民生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如能否多增加农民陪审员、办案开庭能否到基层等,而审判案件执行难也是代表们关注的焦点。
应增加农民陪审员
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市工商联副会长薛景霞说,司法机关设立监督员、陪审员很有必要,这是确保司法公正,为群众利益着想的具体表现。由于广大农村人口众多,应该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自己的陪审员和监督员,司法机关在聘请陪审员和监督员时要适当增加农民名额,特别是在基层。同时,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也可以选择一部分人员,经过法律知识等培训,聘为法院陪审员和人民监督员,这样有利于加强监督,促进和谐。
开庭未必在法庭
全国人大代表、郑州振中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起胜说,法院开庭不应该完全局限在法庭内,因为那只是个形式,未必在法庭里审理的案件就最好。法院开庭也可以开到基层,开到工厂、开到农村、开到学校或小区。他说,这样做对老百姓来说,是一次普法教育,特别是进小区、学校,教育意义会很大;同时,开庭到基层,在大庭广众之下,老百姓都在监督,更有利于司法公正。
对此,薛景霞代表说,随着建设新农村的推进,围绕农村和以农民为主的社会问题逐渐增多,与此相关的社会纠纷和案件必将增多。法院在审理涉农案件时,要发挥人民法庭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司法服务优势,完善巡回办案、田间地头开庭等便民利民措施,及时处理涉农纠纷,化解矛盾。
众人纷议执行难
全国人大代表、安阳市委书记靳绥东发言说,法院审判和执行工作要紧密结合,这样才能凸显司法成效。近年来,法院审结案件比较多,但由于种种原因,执行的结果不是很好。很多执行不了的案件在堆积着,当事人怨言很大。通过去年对执行案件的清理,反响很好。法院要把审理、审判和执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对一些案件在审判过程中就要考虑到执行问题,如果执行问题不解决,就会影响社会稳定。
李起胜代表说,一个官司打完胜诉了,并非就完事,只有执行了才算完事,如果法律没有执行就没法体现公正。李起胜建议,司法机关应该切实加大执法力度,可考虑设立一个专门负责案件执行的综合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