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阳春,万物萌生。爱尝鲜的人们兴致勃勃,恨不得即刻飞去农家田头,采摘青绿的珍蔬,品味柔嫩的鱼羊鲜。殊不知,现在市区里也有了农家菜,“足不出市”就能品尝上海近郊的特色菜肴。踏进这些农家风格的餐厅,采撷一篓春色陶醉下吧。
最不落俗套的“乡土”馆子
探店一:新农村人气招牌菜:鸭颈炒螺丝、南汇酱油白米虾、青浦特色膀皮鱼地址:天钥桥路666号八万人体育场二号通道旁人均消费:60元姓“农家”的饭庄如今不少,这家饭庄从“面子”到“里子”也都是地地道道的农家风格。先看装潢:店堂内八仙桌一架,粗陶食具一摆,穿着长袍短打的服务员来回跑堂;墙壁是用拌着稻草的紫金石灰涂成;包房从“生产队一号”、“生产队二号”往下叫;走廊里是老板从各地农村搜来的碾米机、石磨、犁具、锄头、杆秤、斗笠等;水车被堂而皇之地架在了横梁上,连厕所都是用竹帘相隔的“茅草房”。
再看菜色。鸭颈炒螺丝(26元)是人气最高的一道菜,这个“混搭”有出奇制胜的效果。大厨介绍,鸭颈女孩子爱啃,肉质紧实微微泛辣,很入味;螺丝在清明前又是最肥美的时候,古来就有“清明螺,抵只鹅”的说法。用热油烹过的螺丝,轻轻一吮,螺肉便脱壳而出,不需要任何工具的辅助,便吸得清清爽爽。这对“鸳鸯配”,下酒最嗲了!
南汇酱油白米虾(时价)上桌时白米虾围着整整齐齐的圈,大厨用十几种调料勾兑出来的秘制酱料,散发诱人香气,虾肉粉嫩,一口一个鲜。青浦特色膀皮鱼(28元)其实是朱家角地区一种特有的野杂小鱼,炸得酥酥的,肉质细腻鲜美,可与凤尾鱼媲美。
店里的鲜蔬也是每天从近郊运来,水灵灵的。除了传统的马兰头、荠菜外,在早春时节上市的还有一种枸杞头———也就是枸杞的嫩芽。春天新发的枸杞头清香可口,在水中洗去苦味后加入盐、醋、香油调拌成凉菜食之,别有一番风味。还有清心润肺,祛风明目之功效呢。
此外,店里的白切散养鸡、崇明白切羊肉都让人赞不绝口。店家每月还根据不同时令鲜头翻新菜单,所以每次去都有新花头。
最有情调的农家馆子
探店二:圣卡罗酒店人气招牌菜:金瓜丝海蜇皮、酸辣菜梗、芦蒿地址:淮海中路1720号人均消费:55元店名取得洋味十足,装潢风格也有点像欧洲风格,如果不踏进淮海路上的这家店,你很难把它和“农家”联系起来。
可店家做的确实是地道的青浦农家菜,总店开在青浦,生意好了,老板又开了这家分店。
白色的走廊扶手将餐厅划成几个区域,晚上八点去的时候,店内是男士的天下,喝酒品茗,点的大多是下酒菜,追求的就是这股“土”气。
一道金瓜丝海蜇皮,选用上等的金瓜,去掉蒂和籽入沸水煮,浸过冷开水后用匙刮出丝,将新鲜透亮的海蜇皮与之拌和,缕缕的金瓜丝透着清香的甜味。海蜇则厚实催生,满口充盈海洋气息。
酸辣菜梗是道创新菜,将甜糯的青菜梗用酸辣佐味,清爽中又平添不少风味。芦蒿也是最早报春的野菜之一,只消半场春雨,水边就会浮起满池茵茵的绿,所以店家会候时间去郊区采购。芦蒿嫩绿可人,吃上去有股淡淡的药味,嚼来却特别有劲道,满齿余香。
最“老大粗”的农菜馆
探店三:上海农家菜人气招牌菜:荠菜冬笋炒蘑菇、话梅螺丝、竹网石鸡、霉干菜鲈鱼地址:江苏路8号人均消费:50元
腰间系着白色围裙的服务员把我们迎进了门,点菜时,要仰起头对着一张硕大的农家菜谱海报“指指划划”。向邻座一瞥,发现这家的菜量很大,装盆却不考究,有点“老大粗”的感觉,但价格不贵。
一道荠菜冬笋炒蘑菇,荠菜、冬笋、蘑菇“三鲜”碰头,翠碧的野荠菜点缀在嫩黄的冬笋和圆滑的小蘑菇中,叠加的鲜味让舌尖一醒,马上把味蕾调动起来。荠菜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C及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美容又养生。
话梅螺丝中的螺丝处理得非常干净,没有沙,吃口独特,有种话梅特有的酸酸甜甜的味道。竹网石鸡,石鸡被炸得很酥,肉质很肥厚,吃在嘴里,香味四溢;霉干菜鲈鱼也有特色,用锡纸将霉干菜与鲈鱼一同包裹后用火烤制,鱼的口感很鲜嫩,也融入了霉干菜的甜味,二者相得益彰。
唯一的缺点是包厢只有两间,需要提前预定。 作者: 撰文崔翼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