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27年后的“潘晓来信”考问教育取向(三家村晨话)

  日前,江南时报刊发两封大学生来信引发了一场“呼唤大学生时代精神”的系列大讨论,并且,讨论仍在继续,“呼唤”仍在进行——这注定是一场不可能有终极答案的争鸣。

  记得1980年5月,一封署名“潘晓”的读者来信《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发表在《中国青年》杂志上。

从第5期到第12期,《中国青年》关于“潘晓”讨论一共编发了110多位读者的110多篇稿件,约十七八万字;在讨论开展的7个月时间里,编辑部共收到来信来稿六万多件;讨论期间,《中国青年》的发行量由325万份急剧上涨到397万,当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关于青年人生观的大讨论。

  客观地讲,27年后再次出现这样的讨论与争鸣并非偶然,其“导火索”在于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体系遭遇着时代的猛烈碰撞,相关衡量体系也因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失衡,从这个角度看,两位大学生的来信也并非个案,因为他们是莘莘学子的缩影,他们提出的问题实际上是具有强烈的共鸣性的时代命题——表面看来是就业难,拓展开来也是上学难、上学贵等问题的积压,核心却是大学生们面对现实问题的迷茫和惘然。

  大学生,出路在那里?面对这一时代命题,可以说不仅成了大学生的人生抉择,也是为人父母者的“紧箍咒”。大体说来,有两种看法,一种是大学生应该正视现实,相信未来,如前天本报记者采访江南时报民意顾问、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颢瀚时他提出的那样:“大学生要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消除心理困惑,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这种观点代表着当下主流的声音——毕竟,面对严酷的就业压力,谁能无动于衷?何况,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也左右着大学生们的选择。

  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此次讨论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对当下教育的价值取向进行考问。美国学者加尔布雷思在名作《好社会:人道的记事本》中呼吁:“(教育)真正的好处还在于每一个人均可活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幸福。”“在好社会里,教育还有两项至关重要的用途:其一,教育可以使人们聪明地管理自己;其二,教育可以使他们尽情地享受人生。”比较而言,当下的教育体制让大学生们在生存问题上左右徘徊,让他们“享受人生”颇像画饼充饥。

  也就是说,在我们质问“大学生怎么了”的同时,还应该追问下“大学怎么了”,因为很多时候,现在的大学在培养人才上不仅不考虑它们的“成长成本”,还让他们在毕业的时候找不到北,如果有疑问的话,可以去大街上问一问除了学生还有多少人在读书?“读书无用”论调的时而抬头,正是基于大学价值取向的扭曲与畸变。

  “教育应该是一种探索,使人理解人生的利益和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对此给出建议,当教育回到“探索”上来的时候,我们呼唤的时代精神才可能融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那样的崇高与纯洁。

  作者系本报编辑。

  呼唤大学生时代精神系列讨论之五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潘晓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