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叶薇 实习生 朱佳蕾 文
你能想象吗?街头摊贩上热销的“臭豆腐”可能已在黑臭卤水中浸泡数日,而市场上常见的袋装冰糖则可能与印刷制品“共处一室”。
本报“春令热线”经过多日蹲点排查,昨天下午2时,记者随市质量技监局执法人员兵分两路,分别在嘉定区和宝山区,一举端掉无证生产食品的地下窝点。
地点:嘉定区翔铁东路999号
目标:取缔地下豆腐作坊
成果:查获95箱臭豆腐、602公斤豆腐衣、1880公斤大豆、1225公斤滑石粉、7台豆腐衣生产机器、2台粉碎机、1台搅拌机。
“豆腐房”脏水横流
穿过一排破旧厂房,拐几道弯,执法人员终于找到这家被列入“黑名单”的地下豆腐作坊。
推开门,一股恶臭扑面而来。黑暗、潮湿、杂乱,“豆腐房”显得破旧不堪。豆腐隔板和卤水桶占据了房间的大部分空间,地上污水横流。放豆腐的竹篾筐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三五只浑身脏臭的野狗在筐边嗅来嗅去,流连忘返。
执法人员打开盛装臭豆腐的大桶,卤水如墨,气味刺鼻。桶边,放着一袋只有“MADEINCHINA”字样的蛇皮袋,食品检测专家估计里面装的是添加剂。
“豆腐房”内,一个外地口音的小伙子正在磨黄豆,他拿根棍子搅一下泡在大盆里的黄豆,记者马上闻到一股霉味。执法人员问他有没有健康证,他一脸茫然。问及老板在何处,他连声说不知道。
“茅坑”边做豆腐衣
与这家“豆腐房”相隔不足100米处,有一个更大的地下豆制品作坊。初看,是一栋普通的两层居家小楼,谁知里面“暗藏玄机”——入门穿过一条过道,就能看见一排“无遮无拦”的茅坑,往前一步,竟是生产车间。
车间内,7台锈迹斑斑的机器张开“臭嘴”,源源不断地往外“吐”豆腐衣。每台机器上方,都有一堆黑炭熊熊燃烧。一名六七十岁的老人一边往机器内倾倒黄豆粉,一边加炭。炭灰和豆粉交织飞扬,空气呛人。
再往里走,“别有洞天”,一个200多平方米的仓库暴露在眼前,里面堆放着上千袋大豆、豆粉和滑石粉,外包装上都没有生产批号和日期。机器“吐”出的豆腐衣成了“吸尘器”,工人把它们从车间沿地面拖到仓库后,在地上成片摊开。
执法人员在二楼搜到一张名片,上面写着“某某批发市场干货批发摊位223号,秦玉响”,工人承认“秦玉响”正是店主,但目前不在上海。执法人员分析,黑作坊很有可能是“自产自销”。
豆腐衣从脏兮兮的机器里源源吐出
执法人员对豆腐加工地下窝点取样抽检
刚做好的豆腐就放在脏水横流的水泥地上
即将应市的豆皮竟堆放在水泥地上
豆腐加工地下窝点内,满地脏水,臭气冲天
肮脏的野狗在做好的豆腐旁转悠
本报记者 纪海鹰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