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赴港念大学风靡内地。许多优秀高三生都把目光投向了香港这个国际大都市。家长们更是口口相传,互相推荐。一度,社会上传出了“北大清华沦为二流”的声音,而香港的一些三流大学分数却被炒得很高。消息传来,一些毕业于内地著名高中的尖子学生竟然适应不了香港的学习和生活,退学回家!这让很多人吃惊,香港和内地语言相通文化相近,为什么这么优秀的学生会铩羽而归?(3月27日《中国青年报》)
这篇文章的作者香港理工大学大一学生刘翛,对这位“逃离”同学的逃离原因作了分析:这是独生子女后遗症——家长对惟一的孩子过分地呵护和过分地代劳,无形中造成了部分同学的“高分低能”。
有着亲身的经历与体会,刘翛的文章有一定的说服力。如果单纯从一个人的“逃离”来否定什么或赞成什么都不足为据,但“高分低能”问题、适应环境能力差、自理能力弱等问题是客观存在的。“80后”是独生子女的一代,也正是求学或刚步入社会的一代,也是未来将担负起国家建设重任的一代。关于“80后”的争论由来已久,笔者不赞同“80后是垮掉的一代”的观点,但对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种种不足之处也很担心。
西北政法大学一位“80后”大学生这样说:一切我们身上存在的弊病,恐怕都可以从社会上找到根源。比把我们妖魔化更重要的是你们的自我反思,反思你们的培养模式,反思你们为我们成长所提供的环境。有什么样的教育与培养模式,就会塑造出什么样的人才与未来。从一个人的“逃离”也折射出内地教育之弊:之所以“逃离”根源在于,内地高中阶段及之前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环境与教育理念与香港高校的学习环境与教育理念反差的表现。应试教育下培养出来的“高分低能”学生才能如愿升入高校,一旦学生环境与教育理念的转变,就会让一些高分低能的学生无从适应。
“说实在的,香港的大学在教学、科研、思维方式和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有足够的吸引力,值得我们前去学习。”就是这样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港式高校教育”,光靠学生自身的努力与之接轨是远远不够的。一个人的“逃离”能否唤起人们的反思——反思如何突破应试教育的禁锢?反思培养一代又一代的传统培养方式?从相当比例的大学生后悔上大学(内地大学)情况下,也要积极探索内地高校教育的改革。这需要好几代人的反思、整个社会的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