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来,我省奶业的快速发展与政府部门的引导息息相关。回望过去,正是在宏观政策的有力推动之下,我省奶业才成功的走出了一条“先插旗、后招兵”的发展之路。如今,随着奶业快速扩张期的结束,产业发展中一些新的问题相继浮出水面。
面对问题,我省相关部门开始着手研究对策,力争标本兼治,尽快突破当前奶业发展的困境。
热市场遭遇冷却奶业发展平台期应正确面对
2000年,我省奶牛存栏仅为69.8万头,2006年末,全省奶牛存栏已经达到178.1万头,6年间,我省奶牛存栏增长了100多万头。
采访中,全国奶业发展专家委员会成员、省畜牧兽医局综合处陈宏认为,在今后我省奶业的发展中,奶牛单产和质量、产业素质的提高、产业链条发展能否协调运转将成为更关键的问题。由此,政府、企业和奶农需要做很多新的功课。
根据我省奶业发展规划,未来几年,我省奶业发展速度将采取相对放缓的策略,保持在每年10~12%的增长速度上。而这数字的指向不再是奶牛存栏数量,而是鲜奶产量。
陈宏说,“根据测算,黑龙江的牛群单产达到6吨左右是一个较为合理的标准。而按照质量效益型畜牧业的发展标准,今后几年,我省奶牛存栏的数量放缓是一个正确而必须的趋势。”
减少转型阵痛打破发展瓶颈政府须投“猛药”
在我省畜牧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部门的成功引导不乏先例。而此次,面对奶业发展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政府部门最迫切需要的是从提高原料奶收购价格、整顿奶源市场、推广订单生产等方面入手,遏制当前奶业发展中不良现象。
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原因,我省原料奶收购价格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提高原料奶收购价格,建立合理、均衡、可调节的价格形成机制是解决当前我省奶业问题最直接而有效的手段。经测算,在合理调节终端产品售价、减少中间环节克扣的前提下,将达标原料奶的收购价格从目前的每公斤1.6~1.7元左右提升至每公斤1.85~1.90元应该是一个较为合理的价格。畜牧部门建议,这一价格应该成为全省统一的最低基准价,并由物价部门予以监督执行。
此外,合理规划奶区布局和收奶站点,整顿奶源市场将是政府部门的另一剂“猛药”。目前,我省畜牧部门已开始与工商部门紧密配合,严格对新建奶站的资格审批,防止重复设站,不达标设站,防止出现恶性竞争、抢奶大战或者联手拒收现象的发生。为防止中间商的盘剥,畜牧部门希望企业能与奶户直接挂钩,将奶资直接送达奶农的账户上。
一个好的奶业市场离不开好的奶源基地。畜牧部门希望,我省奶业企业应该主动培育和发展自己的第一车间。在眼下,政府、企业和奶农三方都能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使我省奶业发展平稳渡过转型期。奶业发展持续健康治本之策应常谈常新
省畜牧兽医局局长祖伟认为,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化管理等仍然是整个奶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必要和有效的手段。
眼下,我省奶业发展在基础设施、服务手段、人员培训、疾病防控、草原改良以及奶业公共安全、环境安全等重大项目建设上资金支持力度还明显偏弱。在有些地区,近年来极力鼓励养殖户贷款养殖奶牛,结果农户购进的奶牛价格偏高,而且利息非常高,配套设施、配套政策又没有跟上,这就极大地增加了养牛的风险。目前,我省商业保险机构开展的奶牛保险业务面还很小,而政策保险还在探索中。现在,全省已参加保险的奶牛仅有10万头左右,这就使奶业生产不得不面临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
祖伟认为,在奶业发展的预期目标中,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必须得到转变,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奶牛业是今后我省奶业发展的几个关键词。考虑到从业者素质和投入能力、管理成本等因素,今后我省推广的重点应放在20~50头规模、采用家庭牧场或者股份制形式经营的规范化养殖小区上。只有采取集约化、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提高养殖户的抗风险能力,才能从根本上稳定奶牛生产。
为加快奶牛品种改良进程,牡丹江龙大公司从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引进荷斯坦等进口高产奶牛胚胎2000枚,利用胚胎移植技术繁育奶牛,年平均产奶7吨以上(比全国奶牛单体平均年产3.2吨高一倍,比当地奶牛饲养小区单体5吨的年产量提高25%)。张春祥摄
记者感言
有人说,一个成熟的经济体,政府的作用总应该恰到好处。它所要关注的应该是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手段完善和宏观政策引导。但是,在当前我省奶业发展的问题上,政府发挥的作用显然还要更多。
其根源在于,在一个成熟的经济体中,行业协会和社会化服务总是不可或缺。而眼下在我省,奶业行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公司+农户+协会的一体化关系就无法完全确立。奶农的自我组织、自我服务能力显得尤为薄弱。此时,当一系列新问题来临时,政府就必须更多、更好地为奶农服务。
纵观国内奶业市场,黑龙江的龙头地位不可撼动。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发展相对超前,黑龙江已率先走到了转型的路口。在这个背景下,做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省相关部门如何寻找和探索行之有效的转型之路,因此具有特殊的意义。
让我们翘首以待。
(黑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