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报道(记者 李冀)经过3个星期的发掘,位于晨光宾馆内的大报恩寺遗址第一阶段考古发掘接近尾声。发掘工作显示,早在汉代就有人把这里视为宝地。现场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根据《金陵大报恩寺塔志》等地方文献的记载,大报恩寺周长九里余,主要建筑都坐东朝西,全寺布局分南北两部分,中间以围墙相隔。
在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先后布下10个探方,发现在明代早期地层中分布着大量红烧土的痕迹。而靠近北侧的两个探方中,地层被数个近现代的灰坑打破。考古人员介绍,红烧土和后代灰坑的出现表明,大报恩寺毁于兵火的历史记载是准确的,在其被焚毁后,很快就有人在这里生活了。但有史料记载,为防止地基下沉,“全寺基地,悉用木炭作底,其法先插木椿,然后纵火焚烧,化为烬灰,用重器压之使实,……上铺朱砂,取其避湿杀虫”。因此也有专家认为,这种独特的红烧土层可能在当年建寺伊始就形成了。
南侧的几个探方中,出土了一批与大报恩寺相关的文物。记者看到,现场有青砖、条石、方石砌筑的道路、排水沟、房基等遗址,但大多残缺不全。一段排水沟中还残存着许多白瓷片,考古人员初步判断这些是明初洪武、永乐年间的御窑白瓷。元朝人崇尚白色,因此器物多用白瓷,明初承元末遗风,宫廷中也大量使用这种白色瓷器,此前在明故宫护城河、太庙井中都有发现,大报恩寺的皇家色彩可见一斑。但记者了解到,由于破坏严重,仅凭现有的发现,尚不足以搞清大报恩寺南院的建筑情况。
令人料想不到的是,明代地层下出土了数个排列有序的土坑和砖室墓,规模不是很大,年代从东汉晚期到东吴,出土了一批陶罐、陶塑等陪葬品。虽然这片墓葬之间的时间跨度非常短暂,但足以证明,早在汉代就有人看中了大报恩寺这块宝地。考古人员介绍,大报恩寺建在秦淮河南岸的高地上,被早期南京人相中为墓葬区,也在情理之中。但这种情况在不久就得到控制,因为东吴末年这里被圈为“长干寺”范围,该寺历经东晋、南朝、隋唐,一直延用,再不可随便用作墓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