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伞(资料图片)
参与者的排斥
“好不容易出来放松一下,难道还要被人管?”
小朱,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玩户外运动两年多,参加的都是网上发起的AA制活动。虽然网上关于意外事故的消息接二连三,但她认为“他们都是不小心吧,感觉这个事情离自己挺远的,我们玩的地方都不是很危险”,“领队?他们能倡议组织活动,应该能胜任吧。”
由于要缴纳相当额度的会费,很多人不愿意参加正规俱乐部的活动,而是采用AA制的方式。
“登记备案都是要收费的,况且,登记了又有什么用?”在小朱眼中,户外运动应该是亲近自然、无拘无束,突然跳出一个收费处,有一种“煞风景”的感觉。“平时在公司被人管得已经够多了,好不容易出来放松一下,难道还要被人管?”“我们自己可以管得了自己”。小朱的这一想法很有代表性,大部分户外参与者对外来的约束有排斥感。据调查,户外运动参与人群中高学历者居多,中高收入者居多,青年人居多。在情感上,他们要求自我负责,在现实上,他们也有自我管理的可能。
然而,现实告诉人们:大自然是美好的,大自然也是无情的。户外运动参与者薄弱的避险意识,给美好的户外运动蒙上了一层灰色。
北京市登山协会活动部部长王鑫说,“是AA制毁了户外运动。”《山野》杂志社副主编张吉大也认为,“尤其在户外这个领域,没有收费的服务是没有保障的。”
管理者的无奈
“很多户外运动都是自发组织,行政部门无从了解,谈何监管?”
2006年7月,广西南宁某网站的BBS上,“7月8日、9日赵江泡水‘腐败’(指从事较为舒适的户外运动编者注),有人要一起去吗?费用AA,每人60元左右。”一个网名叫“手手”的女孩参加了。这是她第一次游峡谷,也是最后一次。时值雨季,9日晚上,突遇山洪暴发,“手手”被洪水冲走遇难。事隔不到一个月,悲剧再度上演。8月5日,广东深圳9名山友参加由一位名叫“独啸山林”的网友组织的漂流活动时,遇到了强大漩涡,6名队员落水。有3名落水者被救上了岸,但是“独啸山林”和另两名山友却永远地离开了。
从表面上看,两起事件都是突发意外,但其背后却有深层次的原因。参与活动时,人人都觉得是有组织的;出了事情,却发现不知道应该让谁负责。管理的问题,只有在这个时候才真正浮出水面。
目前,各级登山协会是户外运动最明确的管理方。但事实上,户外运动难以纳入到登协的管理视野中来。登协一位负责人说,由于很多户外运动都是自发组织,通过什么方式活动、到哪里活动,体育行政部门根本无从了解,谈何监管?直至目前,国内到底有多少人经常参与户外运动,从业人员有多少,尚无准确的统计数字,甚至对户外运动的范畴及管理主体也是争论不休。
据中国登山协会负责人栾开封介绍,全国大约有700多家俱乐部,但是在中国登协注册的也就几十家。在俱乐部看来,只要能获得工商部门的许可就够了,是否到登协登记完全凭自觉。有专业人士指出,“把户外运动纳入到体育管理部门的管理中,其实是给体育管理部门出了一道难题。”
事实上,中国登协一直在努力规范户外运动的管理。在户外指导员的资格认证上和劳动部门联合,保证户外领队的门槛;进一步规范俱乐部的资质认证;完善和修改《户外运动管理办法》;定期召开全国俱乐部大会,加强协会和俱乐部之间的沟通等。
上海市登山协会刚刚成立不久,但是协会的负责人却非常务实,“我们不能仅仅等待和依靠国家的法律法规来赋予我们力量,我们地方登山协会要靠服务来取胜,来赢得支持”。上海、深圳两地登山协会的负责人都认为,协会应该主动一些,可以做培训,可以组织户外运动,并且在活动中引入保险概念,把户外运动人群吸引到规范的道路上来。
问题的破冰
“户外运动需要的不是传统的行政管理,而是现代公共服务。”
2006年7月,网名为“爱飞”的户外参与者去浙东大峡谷徒步。虽然领队在活动之前,也曾经去踩过点,但是,由于突然降雨引发涨水,原先准备穿越的一条河太深无法通过。大家临时改为攀岩过去。“爱飞”爬到一半的时候,体力不支,进退两难,幸有后边的一个男孩相助,这才勉强过去。
“虽然河水不深,但如果掉下去还是很危险。”“爱飞”事后也觉得后怕,她没有任何的攀岩经验和设备。如果有一个机构能在平时组织一些培训也是不错的,“当然是要免费的”,她狡黠地笑笑。
虽然户外参与者对外来的管理持排斥态度,但是对于能方便他们的措施还是非常欢迎。在遇到麻烦时,他们首先想到的也总是“如果能有规范的服务就好了。”
管理真正落到实处,还要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对于很多户外参与者来说,关心活动的费用远远胜过领队的素质;而对于很多领队来说,在带队出发的时候,对可能产生的后果还考虑得不够。这对户外这项在中国刚刚兴起的运动来说,并非幸事。
应该看到,参与者意识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管理方来说,问题的核心就在于因势利导——在转变别人的思维方式之前,首先要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户外运动不同于竞技体育,管理竞技体育的办法也未必适用于户外运动。户外运动需要的不是传统的行政管理,而是现代意义上的公共服务。从这个角度来看,户外运动提出的困惑恰恰给有关部门提供了一个探索管理新模式的绝佳机会。
在管理的平台上,我们欣喜地发现了很多积极的因素。以救援基金为例,专家认为,救援基金作为一个民间运作模式,应该由多个主体,即登协、俱乐部、装备商、保险公司乃至参与者多方来管理。基金应该成为凝聚人心和为户外运动各方提供服务的平台,而不能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行政管理“框框”。对于户外运动这项新兴的时尚而言,社会各界仅有关注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做好相关工作。户外运动的精髓,绝不是简单地追求个性张扬,更应有超越个人的团队意识;对户外的管理,也应超越设限模式,上升到服务、保障和规范的层次。管理者与参与者之间,应该奏出和谐的音符。户外的明天,也必将如同这项运动应该展示的那样阳光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