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哈尔滨农民有了新职业
东北网4月26日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沈家镇有12个行政村,6691户农民,农业人口25700人,耕地11.9万亩,劳动力7944个。沈家镇把就业结构调整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引导农民转变观念,针对市场农民新职业的变化,抓住劳动力转移的契机,搭建职业信息服务平台,组织农民新职业对接培训。
制鞋村带出众多鞋匠
沈家镇孤房村是声名远播的制鞋专业村,全村280户有286人从事制鞋业。记者来到村支书刘洪家,他介绍说村里制鞋大户白执荣,今年35岁,生产的“派尔特”牌鞋每年产量达180万双,可获利180万元。他现正筹备在村里建鞋厂。全村现有38户做鞋帮和12户做鞋底的农户都成为他的合作伙伴,白执荣成了村民致富的带头人。
刘洪带我们来到隔壁,只见一个穿红衬衣的小伙子正在一台“高车”做鞋帮机前忙碌着,小伙子告诉记者,每天做鞋帮40多双,每做1个鞋帮能挣3元钱,农忙时又不耽误干活,全村很多家都成了制鞋小作坊。现在全村已形成包括“裁断”、“刷胶”、“拨茬”等做“胶沾”鞋的全部工序的生产“流水线”。
到北京开物流公司
沈家镇大罗村农民王广良,今年36岁,高考落榜后回乡务农。开始从事简单劳动。当他得知北京空车配货用工短缺的信息后,来到北京搞起空车配货中介服务。凭着吃苦勤奋精神,他的经营规模逐渐扩大。2003年他建起了集餐饮、存车、住宿、物流于一体的大型物流中心和货场,安置了30多名本村农民,在王广良的扶持和带动下,全村有140多人先后到北京、天津从事物流货运业务,每年可创收600多万元,其中24人开办了自己的物流公司。如今,吉堡村、郭堡村等200多户、400多农民也到京津地区搞起空车配货。
白堡村成了建筑专业村
白堡村共有6支建筑工程队,他们利用农闲季节,到哈尔滨、大庆、牡丹江等建筑工地从事瓦工、木工、水暖工等工作,平均每年每人创收超过万元。在白堡村的带动下,沈家镇各村相继组织大批泥瓦匠外出打工,成为各村农民最基本的职业收入。沈家村的吕福来和3个儿子,以四轮车、柴油车跑运输拉脚,每年收入5万多元。说起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沈家镇镇长孙志国感触颇深:“提高农民就业层次,政府引导性培训、订单培训也很重要,几年来,沈家镇采用定向培训,不断为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增加劳动附加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