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伤心
赢了官司法院却中止执行
自己的房子被占住,迟迟没有拿回,拆迁户黄凤琴忍不住了。
当时的东山区人民法院作出调解,限两家公司于当年8月1日前,安排黄凤琴回迁到大塘小区D栋的312及508房。
但直至8月18日,两家公司都没有执行法院的裁定。法院在强制执行过程中查得:广东省福利南方图书公司在海珠区南华中路有一处房产,但该房被查封后,有人以另外的房产作出担保,导致省福利南方图书公司的房产被解封,而担保的房产未经海珠区法院确权,故无法处理。
令法院为难的是,黄凤琴的房子里,住着的也是该地段的回迁户。禾城公司曾向法院表示,该地段的回迁房面积确实不足以安置全部回迁户,拆迁户擅自占住的现象比比皆是。加上施工单位因工程款问题占住了部分房屋,现在大塘小区D栋已经没有空置的房屋。
“在未解决回迁房数量不足这一根本问题前,不宜实施强制执行。由于D栋回迁户之间擅自占住的现象普遍存在,在此情况下,若要解决其中一户的回迁问题,必须牵扯到其他回迁户的回迁问题,而这一系列复杂的连锁问题不可能在本执行案件中解决。此外,在占住者无搬迁去向的情况下,无法实施强制执行。”越秀区法院在去年8月15日民事裁定中说。
法院随后中止执行,黄凤琴的房子依然没有拿回。
■直击
楼道墙上贴满“大字报”
从中山四路拐进文德路,左边一条小路进入约50米,就能看到一栋13层的住宅楼,在周围低矮的楼宇间显得突出。
从周围环境看,该楼地理位置优越。楼的外观也还光鲜。抬足登楼,记者又发现了另外的景象。楼高13层,却没有安装电梯。楼道里漆黑一片,白天也要开着灯。
楼道的墙上,随处可见写着大字,有油漆写的,有直接喷绘的,大多是在咒骂房地产公司。大字下面,还能看到被撕后残留的纸张,都是些申诉材料。
上到各楼层,才发现走廊等公共空间里都没有灯光,电线都直接连到了住户家里。走廊墙面上,原来用红漆写的房号很多都被抠掉了。一扇门上,用红漆写着:“已有人入住”。
这里是文德路仁康里42—48号,是两百多家拆迁户的回迁房。
■说法
占房者说:我们也是受害者
当时的拆迁户张安怀现住香港,2003年1月27日,禾城公司向他发出入住通知书,同年12月6日,双方签订“入住确认书”,确认回迁D栋二楼216、217房。但在该年3月至4月间,另一拆迁户何展鹏占住了上述两间房。
何展鹏曾向法院上诉称,自己占房是因为禾城公司无法按约安置他回迁。他表示,2003年2月、3月,大塘小区几乎所有的回迁户都接到了禾城公司发的入住通知书。但当时回迁房屋既未验收又未通水电,根本无法入住。开发商随后以回迁户向其缴交差额房款为标准,安排回迁所须房屋。记者了解到,目前确定拿到房子的回迁户,大多都补交了房价差额款。
何展鹏认为,禾城公司没有为其安排回迁房,又不给他住的临迁房业主缴租金,业主经常断水断电,自己是基于生存需要,才自行回迁的。
何甚至表示,禾城公司默许了他占住房子。因为施工方没有拿到工程款,不愿交楼验收,禾城公司无法按约安置回迁户,只好默许大家自行回迁。
住户陆某的回迁房原先被安排在首层,但首层后来变了规划,成了托儿所。陆某上诉后,两审法院都判他胜诉,责令开发商负责安置。但他至今没有被安排回迁,只好先占住了其他人的回迁房。
街道说:没部门愿出头解决
大塘街道办有关人员接受采访时表示,大塘小区的回迁问题已经存在了很多年,但问题之复杂超乎想象,没有哪个部门愿意出头解决。
据介绍,该小区原来的开发商退出后,曾经数易其手。当时有官员曾赴香港等地寻开发商接手此事。“每换一个人接手,总要给点甜头,久而久之,利益被分掉得越来越多,剩下能分给回迁户的自然就少了”。
针对有回迁户提到,开发商给所有拆迁户都发了入住确认书,但实际上,却是谁先补上差价,谁就能拿到回迁房。街道办的人说,开发商当时急于收回资金退身,不排除有这种可能。
2005年,尤泳东等补了差价被安排了回迁房的住户陆续拿到了房产证。为方便女儿上学,尤泳东还把户口迁了回来,但他的家里至今还是住着别家的人。有政府基层部门的人员说,“200多家回迁户,有的占住了房子,没有房子的拿到了房产证,也以为自己的房子稳拿了,这可能是有关部门有意为之,让双方都有所得。”
记者按照禾城公司提供给法院的地址来到广州大道中359号的12楼B室,但门里的人说从来没有听过这个公司。楼下保安也表示,自己来了10个多月,都没听说楼上有公司办公。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