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20日,在北京召开的大运河保护及申遗工作协调会上传出消息:京杭大运河将“扩容”为“中国大运河”进行申遗,涉及城市从18个增加到24个;沿线城市将成立“中国大运河申遗办公室”,由有实力、积极性较高的城市牵头,省政府、省文物部门指导,参与合作、协商和对话。
参加会议的扬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郑重表态愿意成为牵头城市,协调部署“中国大运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与此同时,本省兄弟城市无锡和山东济宁也陈述了这样的愿望。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扬州,该市相关领导表示,扬州近年为京杭大运河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在为“中国大运河”申遗做最好准备。因此,扬州有决心有愿望成为“中国大运河”申遗的牵头城市。
扬州和运河是“历史老友”
从吴王夫差开挖大运河最古老的一段——邗沟,到千年之后隋炀帝开挖新运河形成大运河,扬州终于在大运河的格局形成之后留下了自己的位置和轨迹。
“南北大运河的开通,为扬州城的繁荣奠定了重要基础,扬州开始成为东南经济文化中心和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埠。从这里把长江和淮河沟通,扬州的交通位置决定了它经济的繁荣和重要的战略地位。在以后的历朝历代,扬州基本上都是以一个经济、文化中心,有的时候,还作为一个短暂的政治中心而存在过。”扬州文物局副局长顾风这样告诉江南时报记者。
西汉初年,刘邦的侄子吴王刘濞曾经“煮海为盐”。当时为了便利运盐,便从扬州城东北到海陵仓(泰州)开了一条运盐河,后称通扬运河,它是古运河上最大的一条支流。从此,盐业与运河一起,支撑着扬州的繁荣。到了清代中叶,盐业的兴旺让扬州再度鼎盛,扬州城里盐商云集,古运河上盐船如梭。盐运是古代扬州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有了运河,扬州成为两淮盐业中心。有人曾断言,江南的繁华,都离不开大运河。
利用GPS保护大运河
1996年,扬州市被国家文物局列为我国惟一一个将整个古城整体作为保护单位的城市。
最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空间信息技术在大遗址保护中的应用研究”项目调研组在扬州召开会议。会议宣布,该系统完成后将首先在扬州应用,对京杭大运河全线采用GPS系统进行精确定位和监测,并把扬州城“大遗址”纳入系统。此举将开“数字化”文物保护的先河,为大运河保护范围划定提供科学依据,为“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技术支持。
项目信息技术负责人、清华大学博士周文生认为,扬州在京杭大运河中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扬州段运河及运河周边的历史遗存保护得都很完好。扬州的水利资源也是其他城市少有的。
据了解,为了减少经济建设对运河文化延续发展的影响,扬州市通过园区建设将近百家企业从运河岸边迁离,投资7亿元建设了15个防污治污项目。扬州市还提请国家设立了2800平方公里的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区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并打造古运河风光带等一系列运河文化景区,修缮保护运河周边的吴道台宅第、卢氏盐商大宅、盐宗庙等一批历史文化遗存。
扬州古今运河各显风采
在此次申遗中,各个城市之间达成了共识,在淡化古运河运输功能的同时发挥新运河的运输功能。在航运发达的城市,几乎都出现了古今运河共存的现象,古运河和新运河的运用是摆在大家面前共同的难题。
据了解,今天的京杭大运河扬州段,实际上是建国后开凿的新运河。1958年,因为种种原因,运河取直。1962年整治完毕,古运河已经渐渐失去了运输功能,新运河成为重要的航运通道。即便如此,扬州城区现存的13.5公里古运河然仍发挥着它旅游等方面的作用。
为了让古运河重现繁华胜景,扬州市政府从1998年开始,对从黄金坝开始到古运河口7公里的古运河段进行整治,拆除了两岸居民自建的房子和13个码头,并将在运河左右岸建100米规划绿化带。此外,该市每年利用古运河举办带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节庆活动,开通古运河水上游览线,使运河真正成为扬州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条“母亲河”。
目前运河扬州段128公里的河道,经过耗资4项的整治,航道基本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去年的运河货运通过量达到1亿吨,今年估计将达到1.2亿吨。目前的扬州港,每年吞吐量达到1千万吨,在扬州的经济建设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按照扬州市“十一五”规划,将专门投资11个亿,打造亿吨大港。
很多专家认为,在大运河沿线中,扬州——淮安段运河是目前在管理和运用上最好的河段,尤其是运河扬州段至今保持航运功能,最能体现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流动”的一面。
“当老大”需全方位提升
因为大运河,扬州港曾经一跃成为四大港口之一,是人烟密集、城市繁盛的地方,素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之称。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都起始于此,扬州段的大运河不仅成为南北文化的连接点,也成为东西文化的汇集处。
扬州处于京杭大运河与长江交汇的位置,水利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运河贯通南北,与长江、海河、淮河等东西纵向的几大水系沟通起来,使运河形成了全国性“水网”的一个中心部位。没有运河,这些水系就是一条条孤立的河流,而这个水系的沟通点就在扬州。因此,扬州的地理方位,决定了其在整个运河文化带上具有枢纽作用。
虽然关于“中国大运河”申遗的确切时间“尚无日程,要看保护规划和文本准备工作的进展程度”。但目前深入开展资源调查,进行价值评估,做好保护规划,是申遗下一步工作的关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也将重点做好大运河文物资源的调查工作,力争在两至三年内掌握大运河沿线的文物遗存分布情况,摸清家底,建立科学、完备的档案。
扬州愿意做大运河申遗的牵头城市,这也意味着要在大运河的保护和申遗工作中承担更多更大的责任。一旦成为申遗牵头城市,对于提升扬州城市的整体形象和促进扬州文化遗产的保护将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同时也面临挑战。这也要求扬州要在城市生态环境、治安管理、经济建设等方面全方位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