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级选课方案的流产
3年前,还未入学的实验中学高一新生王岳晗参加了一次社会上组织的特殊培训,题目是高中新课程改革概览。
这样的学习方式,王岳晗很期待。
强调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是新课改的核心思想之一,根据教育部的课程方案,8个学习领域的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选修部分的课程,学生可根据兴趣,自主选择,此外,学校还可根据当地情况,开设校本课程,供学生选修,在144分的总学分中,选修课程占22分,其中校本课程占6学分。
在经过了全国、省市各类培训后,2004年4月份,刘堃开始组织学校老师编写实验中学新课改的实施方案。半个月后,一个完美的课程方案出炉。
“我们一心想完全达到教育部的要求,实行大走班,年级界限也打破了,不同年级的学生可以跨年级选课。”走班是基层学校对选课的一种形象说法。
这个方案被山东省评为八大优秀课改方案,在全省推广。然而,这个在评比中胜出的优秀方案,最终却没能转化成实践,实验中学最终采用的是一个经过两次修改后的“过渡方案”,在这份过渡方案中,大走班被取消,在同年级内任意选修也没能实行。
“因为不具备实际操作的可能性。”刘堃直言。
首先面临的问题是,怎么排课表。按照“大走班”的理想模式,刘堃和两个教学主任攻关了一个星期,课表怎么也排不出来。改进成同年级内选修,还是不行,师资不够。“我们还要考虑,所有课都开,如果学生蜂拥选一门课,有的课只有几个人选,这个课你开不开?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
熬了半个月,刘堃终于想通了:还是应该结合学校的实际,有选择地开课,全部都让学生去选,不现实。
高考指挥棒下的新课改
学校确定开什么课,学生在已开的课程范围内根据兴趣选择,这个思路确定后,新的问题随即产生:如何确定哪些课开,哪些课不开?
事实上,更重要的决定因素是,高考考什么?高考怎么考?高考考不考?
不仅是实验中学,几乎在所有学校,这3个问题的答案,就决定了他们开什么课程,新课改如何改。
“我们开设各类实践课程和选修课程,主要集中在高一和高二,高三要全面收缩,备战高考。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选择。”刘堃说。
2007年6月7日,在进行了3年的探索后,山东省717953名首批参加新课改的学生,走进高考考场。
所有参与新课改试点的省份,均享有高考自主命题的权利。山东省最终确定的高考方案为“3+x+1”。3代表语数外三门基本课程,x为文综或者理综,1为综合能力试卷,卷面分值为100分,以考生卷面得分的60%计入高考总分,这是山东省适应新课程改革在考试上的创举。
据记者了解,到底考不考这个1,山东省和教育部还有过一番争论,教育部认为,增加考试科目,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山东省认为,1能检验各个学校开设新课程的情况,是引导学校开足开满课程的方法之一。这场争论最终双方互有妥协,教育部同意考,但分值要从100分降到60分。
“高考方案公布后,我们一度非常担心。”赵保宪说,主要是因为学校课程开得不全,担心能力考试这块,学生吃亏。因此,从高三开始,莘县一中的课表上多了一门叫“能力”的课,一周3个课时,专门“备考”高考的能力测试。
“我们有两个主任主动请缨负责能力考试的复习,他们从互联网、课本,从各地的模拟题中,到处搜罗习题,给学生做,所有选修课的教材,学生没看,我们老师都看了,看完了把知识点提炼出来,给学生复习。”赵保宪说,一开始,学生做这样的能力卷子,正确率不高,但两个星期后,水平提升很明显。
高考前,赵保宪仍很担心,因为市里几次模拟考试的成绩,莘县一中都不理想。最终的高考成绩,让赵保宪吃了颗定心丸。“能力题的分数,我们和那些开了课的学校,基本打了个平手!”赵保宪说。
因为不同层次间学校的“能力”最终成绩差别不大,旨在考察各个学校新课程开设情况的基本能力题,被一些专家批评区分度不大,难于全面考察学生能力。
“想通过一份试卷考察学生的基本能力,本身就是不现实和不全面的。”莘县一中校长张胜聚并不避讳学校备考的说法,“我们就是在备考,学校现在就是在教育、教学和高考中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