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民生问题关乎百姓冷暖,关乎人心向背,关乎发展稳定的大局,关乎执政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将深入实施民生工程作为下半年的重要任务来抓,这是坚持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和谐沈阳的切入点。
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等问题直接涉及群众利益,这些问题解决得好,人民生活才能得到改善,幸福指数才会升高,这正是沈阳振兴发展的根本目的。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狠抓民生问题,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下功夫、快推进,出效果。仅上半年就投入50.5亿元深入实施重点民生工程,19.65万人达到了实名制就业,5000多人次受益于公益性岗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提高到60元,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再次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大大改善,广大市民的幸福感和自豪感不断增强。这些重点民生工程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换来了百姓的连连叫好和真心拥护。
当前,沈阳正处于黄金发展机遇期,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社会矛盾。如困难群众热切期盼着政府能够继续给予实实在在的帮助,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因此,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我们必须把构建和谐沈阳摆在更突出的位置,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深入实施民生工程,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在振兴过程中使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我们要看到,20件实事是雷打不动的承诺,涉及群众就业、就医、就学等方面。各部门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继续加大投入力度,扎扎实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保证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如期兑现。
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的“安全网”。各级党委、政府、各单位要不断加大对保障资金的投入,认真解决群众遇到的实际困难,做好对零就业家庭和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对农村低保和城市低保边缘户的专项救助,以及对失地农民的社保工作,让老百姓轻轻松松过日子。
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提升,社会的安全稳定,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和愿望,也是改善投资环境、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需要。各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强化安全生产监管。要借助奥运的风帆,以丰富多彩的主题系列活动点亮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浇开沈阳市民文明之花,再塑城市文明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