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着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大力推进社会领域改革,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到2010年基本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进一步加快富民步伐,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就业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保障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制度保障。
1.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全面落实鼓励和促进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改善科技发展环境,加快建设区域创新体系,为建设创新型省份提供体制支持。积极推进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分类改革,加快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深化高校科研体制改革,改进和完善科研评价体系,确立以应用为主的科研导向。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参与的产学研合作协调机制,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知名企业。加大科技发展经费投入,支持和培育创业风险投资。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基金,完善中小企业担保机制,健全高新技术企业投融资支持体系。完善适应市场经济和自主创新要求的科技管理体制,探索建立统筹配置科技资源的协调机制,提高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的能力。
2.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不断完善教育投入体制,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健全“市县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强化市县政府在发展职业教育方面的责任,积极促进职业教育产教结合与校企合作,充分发挥有关行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形成比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初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将民办教育纳入教育发展总体规划,探索和完善民办教育发展模式,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对民间资本投入教育的奖励机制,形成以公办教育为主、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办学新体制。逐步建立规范的现代学校制度,建立学校依法自主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推进全员聘任制,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和流动制度。
3.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按照建设“文化江苏”、实现文化强省的要求,加大文化体制创新力度。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营体制。整合公益性文化事业资源,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推进国有文化企业的公司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重塑文化市场主体。拓宽文化事业投融资渠道,推动社会力量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组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
4.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转换机制、加强监管”的原则,深化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医疗保障制度、医药市场监管机制、财政经费保障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农村卫生体系和社区卫生体系建设,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的目标。建立各级政府间规范的责任分担和资金投入机制,建立健全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推进医疗机构属地化和全行业管理,理顺医药卫生行政管理体制,完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健全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激励机制、补偿机制,强化公立医院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医药服务监管,推广适宜医药技术,整顿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保证群众基本用药。引导社会资金依法创办医疗卫生机构,支持有资质人员依法开业,方便群众就医。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制定扶持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中医药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
5.推进公用事业改革。切实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大力推进城市供水、供气、公共交通、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制度建设,完善服务质量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完成政府部门与直接经营管理的市政公用企事业单位的脱钩。理顺公共产品价格,构建公平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保证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高效率运营,促进市政社会公用事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资金导向作用,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鼓励和引导外资、民资和社会资本参与市政公用企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打破垄断,开放市场,建立政府、社会、个人多元化投资体制。
6.建立平等统一的就业机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落实“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统筹管理城乡劳动力资源和就业工作,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就业管理体制,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广大劳动者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实现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到2010年基本形成比较充分的城乡就业调节机制。坚持市场化的就业导向,完善就业社会责任体系。优化创业和就业环境,完善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体系,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和劳动者技能培训,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帮助特殊困难群体就业。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7.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效率、公平、兼顾”的原则,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加快建立企业职工收入随企业效益增长而增长、离退休人员养老金随在职职工收入一定比例增长而增长的长效机制。健全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大力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设,建立预防拖欠工资问题的长效机制。将“就业优先”作为缩小收入差距的战略重点,强化政府的再分配引导和调节功能,制定合理的高中低收入阶层划分标准,规范垄断行业收入,强化税收对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将收入分配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到2010年,基本建立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兼顾效率和公平的收入分配与再分配体制。
8.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和提高保障能力为重点,建立和完善覆盖全省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到2010年,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面分别达到95%以上。在城镇,把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到包括城镇各类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等,进一步完善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对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在农村,逐步建立以制度规范为基础,以政府责任为主导,农民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三方筹资,苏南、苏中、苏北分类指导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把被征地农民纳入医疗等社会保障范围。积极发展企业年金,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制定基本养老金水平与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更加紧密挂钩的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层次。逐步建立完善适合不同人群和满足多层次医疗需求的医疗保障体系。合理拓展失业保险基金使用范围。
9.加快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建立较为完善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围绕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建立健全以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住房救助和临时救助为核心内容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围绕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灾民、特困户和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等救助对象,以完善灾害救助、社会救助和社会互助三大救助系统为重点,建立以基本生活救助为基础,医疗、教育、就业、住房、法律援助等专项救助为辅助,其他救助、救济和社会帮扶为补充,政府责任明确,社会广泛参与,多层次、全覆盖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四、切实加强对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
为确保“十一五”各项经济体制改革任务的顺利完成,必须加强领导,统筹协调,采取切实措施,努力推进各项改革的顺利开展。
(一)整体设计,分步实施。
改革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考虑各项改革工作,依据实施的前提和条件,陆续推出各项改革。要从宏观上、整体上把握改革的内容,制定改革总体目标和阶段性任务,明确重点,循序渐进,分步实施,逐步到位。对一些涉及全局性的重大改革方案,必须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论证,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对涉及公众利益的,要组织利益相关人进行公示或听证,加强对改革的重要环节和操作流程的规范,有序推进各项改革。要切实防范改革风险,把握好改革措施出台的时机和节奏,把改革的力度和发展的速度较好地结合起来。
(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十一五”是改革攻坚的关键阶段,要完成各项改革任务,必须区别对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采取不同的推进策略。在全面推进各项改革工作的同时,选择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重点突破。按照不同领域、不同单位,紧密结合各地实际,研究制定改革方案。对已经启动实施的改革,各地、各部门要周密组织实施,加快进程,确保改革早出成效。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部门先行先试,精心设计方案,认真制定政策,加快改革步伐。
(三)先试后推,以点带面。
试点是推进改革的有效方式。“十一五”期间,要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加快市场体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为重点,积极开展试点,取得经验后在全省推广,确保各项改革任务的顺利完成。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总结经验,以点带面,逐步推开。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城市申报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四)加强领导,统筹协调。
充分认识改革的重要性,准确把握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围绕发展谋改革,深化改革促发展,把改革贯穿于促进发展的各项措施之中,通过体制创新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改革的工作机制,加强对各项改革的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各地方和部门要加强协作和沟通,积极配合,营造改革氛围,形成改革合力,研究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问题和总体方案,论证、协调、衔接重大专项改革意见或实施方案,检查评估改革效果,保证改革规划落实和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五)明确责任,加强督查。
通过制定全省年度改革工作要点,将本规划确定的改革目标任务分解到年度,明确责任单位。实施过程中,要跟踪各项改革进展情况,督促检查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注意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扎实推进各项改革,力求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求得实效。改革阶段性工作完成后,及时组织有关方面评估改革效果。各地、各部门要建立健全有效监督机制,进行经常性跟踪检查,注意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解决办法和改进意见,确保各项改革任务顺利完成。(江苏省发展改革委供稿,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约稿)
(责任编辑: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