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台建林
一面黄土坡,踱过来一群白羊,细细的羊蹄,踩踏出一团团黄尘。放羊的人儿,头上扎着白毛巾,瞭一眼河川里的妹子,仰脸朝天,吼几嗓子信天游……
“这景儿,如今是难遇到了,”李亮说,“政府封山禁牧,退耕还林呢!”李亮是个老陕北。
李亮说话的地方,在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的一片次生林里,一大片的白桦,正中午,阳光打下来,透过一层一层树叶,只剩下几星光柱,软绵绵的没甚力道了。
卫星遥感到的绿 这个夏天,如果从飞机眩窗上俯视,延安山山峁峁的基调是绿的,大片大片的绿。往北,再往北,广阔的毛乌素大沙地,也是绿,一眼望不到边际的绿。
吴起县,是国家林业局和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李育才的建设示范联系点。第9次来吴起调研退耕还林时,李育才感慨道,每一次来都发现这里有显著变化,都有新的感观。
从1998年,吴起县超前实施封山禁牧,一次性淘汰散牧土种山羊23.8万只,首开了全国封山禁牧的先河;次年又一次性退耕25度以上坡耕地155万亩。
在最新的EOS卫星遥感图片上,一片浓绿的颜色清晰地勾勒出了吴起的地貌轮廓。
截至目前,吴起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237.19万亩,是全国一百五十多个退耕还林县(市、区)封得最早、退得最快、面积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县,成为全国退耕还林的一面旗帜;全县的林草覆盖率已由1997年的19.2%提高到目前的62.9%,良好的生态链正在形成。
“种草要比种粮强,
栽树能兑钱和粮;
绿了荒山富了乡,
群众心里喜洋洋。”
安塞县汪岔村农民汪成明将自己家的80亩荒坡地一下全退了耕。他说:“吃的是国家的补助粮,造的是自己的生态林,心里甭说多高兴了。”在这位农民眼里,退耕还林就是国家要给荒山盖“被子”。
陕西省给山川沙地盖了好“被子”:据全国第三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陕西省的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较1999年分别减少了188.6万亩和31.2万亩。重度、极重度荒漠化土地面积的比重由54.8%下降到了13.4%。全省860万亩流动沙地中有740多万亩得到固定或者半固定,每年的入黄泥沙减少2.4亿吨,与上世纪50年代相比减少了45.2%。
目前,全省沙区已建成带、片、网,乔、灌、草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1869万亩,沙区的林草覆盖率达到33.5%,年沙暴日数由建国初期的66天减少为上世纪末的24天,尤其是最近几年,沙尘暴发生次数明显减少。
汉子婆姨心中的绿 退耕还林,绝不是简单的一个“退”字。
一段时间里,延安市委的高层会议上,常委们经常把退耕还林和农民生火做饭的柴火相提并论。因为要退耕还林,就必须解决好农村世代沿袭的上山砍柴问题。
研究的结果,是推广建沼气池,规定农民每建一座沼气池,市里补助500元。目前全市已建沼气池40641口,全市70%以上农户改烧沼气。洛川县永乡乡西汉寨村,58户村民中48户建了沼气池,村民冯安民说:“过去做饭烟笼雾罩,如今做饭清清爽爽。”
解决农民“柴火问题”,折射出延安市退耕还林的总体思路:退耕还林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也是群众改变旧的生产生活习惯的契机。
延安把退耕还林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结合起来,实施封山禁牧、舍饲养畜、天然林保护、生态移民等六大主体工程。这个市已经完成人工造林779.46万亩,林草覆盖率比退耕还林前提高了14个百分点。同时,有1.7万户、4万多人走出世代居住的大山深沟。
不光要为大山披上“被子”,还要为群众带来“票子”。延安市的退耕还林工程,把大批农村劳动力从广种薄收的劳作中解放出来,转向种植业、养殖业等多种经营。延安的林果、草畜、棚栽三大产业蓬勃发展,目前80%以上的农户都有一至两项收入稳定的产业项目,三大产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57%。
延安经济林果面积已经发展到300多万亩,其中仅苹果一项就达140.5万亩。延安确定了南部天然林区和半天然林区以发展养牛为主、北部丘陵沟壑区以发展养羊为主的产业发展格局。同时,还把以蔬菜为主的设施农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新产业。全市累计建成大棚6.4万多座,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9万亩,总产37.8万吨。
群众的生产方式也发生了转变。传统的粗放式农耕经营逐步向精耕细作转变,粮食单产由上世纪五十年代亩产50公斤提高到现在亩产250公斤以上;畜牧业转向圈舍饲养以后,羊存栏数由1980年的250万只发展到现在780万只;农民收入方式由务农为主转为种植、养殖、加工、外出务工等多种方式,人均收入由建国初的40多元提高到现在的2000多元。
盛夏,在吴起县走马台村卢怀习家,来了位省领导,要了解农民们对退耕还林政策的看法和退耕后的收入、生活变化。卢怀习老汉笑了:“现在山绿了、水清了,生活环境好了,收入高了,人们的精神状态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