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降低农业经营成本、提高农民素质和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等方面作用巨大,从而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具有基础性作用。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推动农业生产,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的农业收入。
首先,农村水利、气象等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不仅能够直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还能够降低自然灾害的成灾率,增强农业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尤其是在西部地区,农业还处于靠天吃饭的状况,更加需要加大水利、气象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其次,农村仓储、市场、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能够降低农业生产总成本。目前,我国很多农村地区交通设施落后,乡间道路缺乏保养与管理,使农业机械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导致农业耕作成本的增加。农产品需要经过深加工才能提高其附加价值。如果没有完善的仓储、市场、交通等设施,优质的农产品就会因为过高的运输成本而无法走出原产地,更谈不上提高附加值和促进农民增收。第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进而增加农民收入。农业科研和技术服务的增强,能够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物质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农村医疗卫生设施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身体素质,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第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本身也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比如,我国长期实行的“以工代赈”的扶贫方式,不仅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状况,而且为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提高农民的购买能力和生活质量。在广大农村地区,与农民生活有关的基础设施目前仍然十分落后,比如电网老旧、电压不稳、电价普遍较高等。这不仅影响了农民对耐用消费品的消费需求,而且加重了农民的生活负担。2006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87元,相当于城市居民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水平,同时一些耐用消费品如洗衣机、彩色电视机、电冰箱的价格也在不断下降。但平均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的洗衣机、彩色电视机、电冰箱的台数,却明显低于90年代中期的城市居民家庭。电力等基础设施不完善,是影响农村居民耐用品消费的主要因素之一。可以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扩大国内需求的一项重要举措。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促进农村地区非农产业的发展,扩大就业,增加农民非农业收入。我国农村人均耕地少,土地给农民带来的收入有限,单纯依靠农业是无法快速提高农民收入的。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如果没有比较完善的水、电、气、交通、通讯、医疗、教育等配套的基础设施,发展经济的硬环境不过硬,就会导致农民对市场信息了解不充分、难以吸引投资、难以实现乡镇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要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就必须突破基础设施瓶颈,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强基础设施管理,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从而有效增加农民非农业收入,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