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蒋德
江苏省南通市红十字会的爱心大使是一名中学教师,这是记者没有想到的,因为这往往是留给明星们的殊荣。可是,当记者听说像闾蓟敏这样的爱心大使有7名,记者确实感到了一种心灵的震撼。
因为他们都是造血干细胞的捐献者。
一个中等城市,有这么多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是罕见的。
可南通人却觉得这很平常。他们把这些事称之为“凡人善举”。平凡人总是社会的绝大多数,当善举成为寻常事,这个城市便不寻常。这就是精神文明的南通现象。因为南通有大量像闾蓟敏这样的平凡人,默默无闻地做着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善事。同样,也有许多平凡人,因为这些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善事,而成为城市的英雄。
“莫文隋”,就是一个南通人心目中形象最高大的英雄。虽然至今他们都不知道这个人到底是谁。
“莫文隋”就是“莫问谁”。那是1995年3月,刚刚遭受丧母之痛的南通工学院贫困学生石洪英,突然收到一笔署名“莫文隋”的汇款。此后这个汇款每月都如期而至,直到石洪英读完大学,也没人知道“莫文隋”到底是谁。虽然当地媒体曾经多方寻找这个做善事不留名的好人,但始终没有找到,却找到了一批像“莫文隋”这样捐助贫困学生不留名的好人。
于是,在翌年的南通市文明新风评选中,不知真实姓名的“莫文隋”荣登榜首。其实,这时的“莫文隋”已经不是一个具体的人了。南通人是在用这种方式,表达他们对“莫文隋”们的敬仰。
由“莫文隋”,到全市评选、涌现出的401个精神文明的典型,个个得到广大市民的认可,年仅16岁的陈墨,就是第401个。8月7日,她刚被南通团市委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的光荣称号。
7月28日,陈墨在公交车上看到有两个年轻人乱扔桂圆壳,便拿了一个垃圾篓放在他们面前。不料,这两个人不但踢翻垃圾篓,还殴打制止他们不文明行为的小姑娘。
当然,这两个人受到了同车人的制止,并被扭送到派出所。而陈墨的名字也随着由此引发的“精神文明现象大讨论”被780万南通人所知晓。在表彰仪式上,陈墨说,“当时我被打懵了,但我不后悔。将来碰到这种事,我还会制止,因为我是对的。”
如果说陈墨的行为还只是一时一事,那么如今已经全国闻名的“无红包医院”———南通第三人民医院,则用12年的坚持,体现了他们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
当三院12年前勇敢地在大门口挂出“无红包医院”的牌子,并通过媒体公开向社会承诺不收红包时,也曾经被人质疑“牌子能挂多久”。因为收红包是一种社会现象,你不让收,很可能是群众满意了,骨干跳槽了,医院的处境很尴尬。但前后两任院长华文久、王陆军都坚定地认为,要把这个招牌永远地挂下去。因为他们坚信:“我们这样做是对的。”
他们永远忘不了十多年前的一幕———来自如皋农村的一位患者,给下乡巡诊的华文久院长送来了一个红包。钱不多,只有50元,但多是沾满汗渍和烟味的毛票。这是一个多么沉重的红包啊!华文久回来后,三院就在门口挂出了“无红包医院”的铜牌,并宣布欢迎社会监督。
如今12年过去了,这块铜牌早已锈迹斑斑,但仍执著地挂在三院的大门口。三院的所有医护人员,用他们的行动打造了“无红包医院”。
如同“无红包医院”的铜牌记载着三院职工的救死扶伤,精神文明“南通现象”也记载着许多坚持做善事的普通南通人。他们在平淡的生活中乐做力所能及的善事,虽然没有轰轰烈烈,却久久为功,以一种群体性效应提高和促进了城市的文明程度。
在百花苑社区居委会,记者见到了这样的义工誓词———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区。
退休的曹鸣华老师曾召开过一场“楼道会议”。参加会议的是12家住户的代表,会场就在她家的后阳台,那里有许多冰棍棒、饮料瓶、碎纸屑。“看看这是哪家扔的,来认领一下。”
原来,她把平时大家乱扔的垃圾集中起来,目的是提醒大家注意,“小区是我家,卫生靠大家”。
曹鸣华老师甚至连注册的义工都不是,但正是众多如曹老师这样的凡人善举,使百花苑社区成为全市有名的文明社区。而在崇川区,像百花苑这样的文明社区已占到了总数的四分之一。
陆善洪是一个下岗工人,后来,他自己开了一个水电修理铺。记者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社区为居民义务修理自来水龙头。他说,今天他是以“江海志愿者”的身份,到社区开展义工服务。记者问他:“你这样做,不会影响自己的生意吗?”他承认,这对自己的修理铺是有影响。“可我们下岗时,不也得到了政府的关心和大家的帮助吗?”
多么朴实的语言。陆善洪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江海志愿者”们的一句格言———我是受益者,我会被感染;我行动起来,我也会感染人。因为爱心是一条传承的链。
志愿者张泽生的妻子范春辉因为患病长期卧床,曾有过自杀的念头。是志愿者张利民的精心治疗和照顾,使她鼓起了生活的勇气。她和丈夫相约,如果能活下去,他们一定要携手加入江海志愿者队伍。后来,由于病情恶化,范春辉撒手人寰,她的丈夫张泽生办理完丧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申请加入江海志愿者队伍。他说,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江海志愿者给了我最大的支持和帮助。现在,我也要将他们的精神延续、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