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重新分配方案
2002年苏州市整治阳澄湖水面的规定,直接措施就是要压缩网围养殖的面积。
面对能产出巨额利益的水面,农民们选择了他们认为最能保障公平的原始做法——抓阄。1994年莲花岛的施金龙和十来户邻居一起养殖大闸蟹,当年就见到了效益。到了1995年,村子几乎家家户户都利用在湖中的优势,天罗地网地抢占水面了。1996年村里就出现了平衡措施,养蟹的200多户人家每家出一个代表,大家划船重新划分水面。用一根100米长的绳子,按照30亩一块的面积划出200多块湖面,然后用抓阄的方式每家认领一块。“有的地段好,有的地段差,但是大家抓阄得到的结果,心里都服。”
回想网围养殖的出现,曾经也是政府大力推行的一种经济模式,这种模式在发展中不断寻找动态平衡。1985年底中国水产市场价格放开,1986年后各地开始陆续给渔民分水面。江苏的苏北地区有几个湖泊搞人工养殖获得成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高额的经济效益使得这种模式获得推广。江苏省渔政局曾经发文要求各个湖泊都搞网围养殖,“一定时期对于提高水产品的数量起到了作用”。1992年,结束了“大水面”的模式,个体经济兴盛的渔民各自画地为牢。
1985年以前,每年到了9月28日的开捕季节,办好许可证的渔民进到阳澄湖捕捞。那时候每条船有捕200斤大闸蟹的任务,政府的水产公司以每斤2元的价格收购。渔民如果捕到200斤以上,就能以每斤15元的市场价格卖掉。
政府2002年的整治思路是搞平均主义,比起20多年前吃大锅饭的无产者的均衡利益,此时的平均主义成为制衡巨额利益的一种选择。以阳澄湖东湖沿岸的村庄为例,政府将所有非渔民清理出场,然后核定沿湖三个渔业村的户数,最后按照每户30亩水面来平均分配。
为何每家分给30亩水面?苏州阳澄湖渔政管理站站长杨维龙说,30亩的数字既咨询了养殖专家的意见,也结合阳澄湖养殖实际。当了10年分站站长的张根林,早年曾亲眼看见3个外地大老板来阳澄湖投资,却以倾家荡产收场。一个从南通来的老板投资了800万元,承包3000亩水面,但是水面过大难以管理,一旦有蟹弄破了网围,其他蟹会跟着成群结队地逃走,而“小面积养殖的很少出现亏损”。管理部门更重要的一个思路是:在同样大小的水面中,尽可能多地解决专业渔民的生存问题。“在2002年前只要出钱就可以承包水面的时候,一些渔民因资金不足被挤了出来,没有了吃饭的资本。”整治的第一原则便是,所有非渔民毫无条件地退出阳澄湖水面,政府给予适当的设施和人工补偿。
今年6月太湖蓝藻大规模爆发后,苏州市委、市政府要求阳澄湖进一步压缩网围。杨维龙说,过去5年的整治已经压缩了6.14万亩水面,计划今冬明春再将网围养殖水面压缩至3.2万亩,不足2002年高峰期的1/4。最新思路是让阳澄湖渔政站第三分站试行新模式,将现有网围全部拆除,然后划分成更大水面的网围(比如100亩为一个单位),让资金雄厚的大老板进场,给原来占有水面的渔民分红。“类似于股份合作,这样政府更容易控制养殖密度,而不是让每个渔民都占一块,把阳澄湖切成碎片了。”类似于种田大户的养殖大户,有可能在政府新一轮利益平衡中出现。
苏州计划将阳澄湖的水面养殖压缩到3.2万亩后,其余水面开放为自然养殖,政府在开捕季节给渔民发放捕捞证,把渔民的权利压缩为捕捞而不是人工养殖。在某种程度上,政府在将阳澄湖的资源绝对开放后,似乎又回到了最初的管理方式,“让所有的人都退出,这也是一种公平”。杨维龙还说,阳澄湖上游的工业污染也导致阳澄湖水质变差。“是发展工业获取税收还是保护大闸蟹经济?这对苏州市来说,是在更大利益上的一种平衡和选择。”
[上一页] [1] [2] [3] [4] [5]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