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是企业最基础的单位。班组是否有活力,是否有创新力,是否有不竭的学习力,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骊山脚下,紧挨着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兵马俑,一个过去并不知名的企业,如今正以腾飞的速度越骊山,出西部,向世界,在业界创造着奇迹。
这就是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鼓”)。
而为陕鼓腾飞世界插上翅膀的,是创建学习型班组。在通往世界的大门边
透平机械、鼓风机,前一个概念绝大多数人都相当陌生,而提到后一个,人们一般会联想到大型隧道中的换气设备。实际上,它们是具有叶片的动力式流体机械,通过叶片的高速旋转,使叶片与流体之间产生力的相互作用,借以实现能量转化,是冶金、石化、制药等十几个重要领域工业流程中的核心设备。陕鼓就是以透平机械的大型成套装备为主要产品的国有企业。
在经济进入持续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各类工业项目如雨后春笋,陕鼓迎来了大发展的机遇。产值从几亿元猛增到几十亿元,企业由过去名不见经传跃居国内行业排头兵。由此,陕鼓自然而然代表着中国的透平机械设计制造水平,一下子站在了通往世界市场的大门边,跨过门槛就直接与世界一流企业展开竞争。
“打造世界一流透平强企”、“为工业文明创造无限动力”,陕鼓人如是宣告。
但是,一个远离城市的西部企业要走向世界,其稳固的基础和持久的动力从哪里来呢?
同时,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企业环境、员工收入等有了显著提高,这时自然滋生出了一种“小富即安”的惰性。一些员工认为企业发展太快、产值指标过高等,反映到工作中,就出现了讨价还价、推诿扯皮,一度还出现了生产严重拖期、用户上门坐在机床边催促加工的现象。
经过一番深入思索,借鉴一些著名企业的经验,2003年陕鼓人决定开始创建学习型班组,以此提高员工素质,夯实企业管理,提升陕鼓的核心竞争力。
陕鼓董事长印建安说:“班组是企业最基础的单位。班组是否有活力,是否有创新力,是否有不竭的学习力,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一个班组一所学校
叶片加工中心数控一班按照“精一招、会二招、学三招”的目标,为每个员工制定了学习规划,每个员工每月至少要提一项工作中的问题供大家讨论;机加车间车工二班则提出“师带徒”、“老带新”的学习办法,重点推广交流操作法……学习活动展开后,陕鼓255个班组都结合各自实际,发动全体员工选定了各自的学习方法,确定了各自的学习目标。就这样,班组从过去的纯粹的生产单位变成了一个在生产中全员学习的特别学校。
“有什么样的班组长,就有什么样的班组创建水平。”基于这种认识,陕鼓把班组长作为创建的一个关键抓手,对班组长进行了全面培训,制定了高素质班组长的基本标准,为他们配备《企业班组长管理攻略》,指导其收集、整理基础资料,帮助其建立内部分工负责制度。这样,创建活动既达到了加强基层管理的目的,又使班组成为独立运转的学习单位。
在花园般的陕鼓,每个班组都悬挂着一块小板子,上面每天都更新着与实际工作直接相关的问题、知识等。这是班组学习的多种形式之一。陕鼓员工的学习不仅形式多样且富有层次,班前班后会最为基本,以开放、互动、体验为特点,深受员工欢迎;进入企业培训中心学习则更体系化;到合作大学参加高级培训班完全理论化、专业化了。同时,班组的学习与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和安全、质量等融为一体,互相促进。
为了不断推动班组的学习上台阶,陕鼓制定了学习型班组的考核评定标准,将其分为A级、AA级、AAA级3个等次,每个级别间拉开档次,每上一个级别,都是一个跨越;企业还制定了专门的奖励办法,比如获得AAA级的班组长奖励1000元,班组成员按每人500元奖励班组活动经费,对10名最突出的班组长提供出国考察机会。而对没有达到创建考核要求的,则按制度给予处罚,从而使班组的学习创建既有动力,又有压力。
2005年,全公司有11个班组获得A级,1个班组获得AA级。2006年,又有56个班组获得A级,21个班组获得AA级,3个班组获得AAA级。据介绍,今年获得晋级的班组将更多。创建中,有一批员工通过学习显著提高了自身技能,其中5人的六项先进操作法获挂牌命名,高级技师赵进被中国机械冶金工会授予“十佳能手”称号,车工李新春被评为陕西省知识型员工。2006年,员工创新成果达260项。仅仅是起步
海外市场处是陕鼓新成立的一个销售部门,成员聚少散多,但他们只要有几人相聚,就相互交流、学习与外商谈判的经验、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程序等,使团队业务能力很快提高。今年,他们成功与印度一家大公司签订了4019立方米高炉TRT,不仅实现了陕鼓大型高炉TRT领域零的突破,而且由此登上了国际市场的制高点。陕鼓对他们进行了隆重表彰,其中,对团队负责人重奖一部小汽车。
这是陕鼓快速发展中的一个典型镜头。陕鼓就是这样一步步从骊山脚下一个并不很知名的企业,越来越快、越来越良性地跨出了西部、中国,开始到世界上展翅飞翔。这里面,创建学习型班组提供的动力,必不可少。
“近年来,陕鼓主要经济指标大幅增长,呈现规模和效益同步递增的良好态势,陕鼓走上了一条依靠科技、智力和管理创新的高端、高效的发展路子。”董事长印建安说。
今年2月,陕鼓又荣获一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是陕鼓近年来第三次获得该奖。在“2005年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中,陕鼓排名第72位;2006中国工业行业排头兵企业中,陕鼓在风机制造行业排名第一。2001年陕鼓产值还只有3.4亿元,2006年就飚升到30亿元,今年将稳超40亿元。
但在骨子里,这还只是起步,陕鼓人的目标是“世界一流透平强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