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同期
老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是跑了操场的多远的一段路程呢?你说。
学生:400米。
老师:400米,围绕着操场跑了一圈,正好围绕操场跑了一圈,这一圈可能就如,那位同学所说的400米或者多少米,今后我们会有测量的方法,咱们现在就到教室里去继续来研究有关这方面的数学问题,好吗?
学生:好。
解说:这堂课,庄惠芬老师将给四年级11班的学生讲述小学数学中周长的概念。
同期
庄惠芬: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很多物体的表面都有它的边线,比如数学书,你能够摸一摸数学书封面一周的边线吗?拿出你的数学课本去摸一摸,好的,谁愿意来摸给大家看?好,边线是这样子的 ,这边。她摸的对吗?
学生:对。
庄惠芬:其实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有它一周的边线,随便选择你身边你自己喜欢的物体去摸一摸,它某一个面一周的边线。其实呀,围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度,我们就称之为是周长。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位新朋友,现在你知道什么是周长了吗?
学生:知道了。
庄惠芬:用你自己的话来说说看什么是周长?你来说。
学生:就是绕物体围一周就是一个图形的边线。
老师:一条边线吗?
学生:就是一个图形的一周边线一周边线的长度。
解说:在湖塘桥中心小学,教师的每一堂课都是公开课,只要有兴趣,老师们都可以选择任意一堂课去旁听,并且在课后自发地去讨论,这也是新教育实验中针对教师专业发展而设置的专业共同体项目。
老师:我觉得在你这堂课的整个贯穿其中的是你对儿童的那种尊重,理解和关照,也就是现在我们非常流行的从定型化的教学,开始走向情境化的教学尊重了他们的兴趣,那么第二点呢我感觉是能够让学生自己去不断地去感受,不断地自己去主体的感悟,比如说就像那个周长的概念黑板上其实有一个正规的概念,但是你并没有让学生照着黑板,来反复地描述,重述这个概念,而是让学生他自己来表达一下你认为的周长是什么意思,我觉得这一点做得非常好。
记者:每次你们上完课都会做这样私下的交流吗?
老师:对,肯定会的。
老师:就是我们觉得这样的方式,可能不仅仅对她来说是一种提升。
老师:对我们自己来说也是一种提升,我们也在思考大家之间都在思考,然后思维互相碰撞
大家在交流的过程当中,可能还会发现更加好的,就是说怎么去处理一个教材,学生那一块怎么去组织等等,都可以有所拓展,对。
解说:作为课程、知识的传递者,教师自身专业化程度的高低是任何一项教育改革的关键。新教育实验也把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作为行动的起点,以此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
记者:但是我觉得讲一个周长用一节课的时间来讲,是不是有点太浪费了?就一个概念而已。
老师:不是的,我们非常不认同的,就是小学数学很简单,小学数学很初等,在我们的概念当中小学数学它应该给学生可能背后的应该是非常强大的力量。
老师:比如像今天庄老师在课堂当中,她就是先让学生去猜想,你先去进行猜想然后去进行验证,验证好了以后再来进行运用,我们就是把这样一个过程,贯穿于这个课堂当中,当今后来解决一个问题的时,不管你是数学问题,还是生活当中的问题,还是一些比较高深的科学知识,他也会运用这种方法。
记者:一节课能影响孩子这么多吗?
老师:我们希望做到的是一堂课,每一个平凡的一堂课都会影响他的一生。
解说:构筑理想课堂是新教育实验所倡导的,它希望通过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将人类文化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有机地结合起来,追求高效课堂与个性课堂。
干国祥:在如此繁重的学业负担之下,我们做这个项目怎么让孩子、家长、老师不觉得累,而且不影响分数,而且提高分数,有成效,这一个才是我们小心翼翼的原因。
庄惠芬:我觉得数学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就像硬币的两个,一个面也不可缺,那么这个人文精神首先体现在目中有人,那么你目中有人以后,我觉得对于孩子来说不仅仅局限于,就是说我掌握这个知识了,我更注重的是孩子的研究能力,他的合作能力,他的交流能力。
记者:但是你现在的教育方式能有效地促进孩子们成绩的提高吗?
庄惠芬:这一点都不矛盾,他通过体验对这个整个知识的理解和把握,都已经得到提升了,肯定会促进他整个学习成绩,或者说这一方面学习效果的提升,肯定是这样的。
记者:从校长的角度来讲推行新教育实验的时候,有没有担心过会影响到孩子们将来的
学习成绩或者是分数?
周建华:这个分数,我们讲就是学习成绩,它也是一个很主要的素质的一种体现,任何一个学校,任何一个老师也避免不了谈这个分数,我们考取好的学校,最好的昆山学校占了70%,第二最关键的(学生)在学习当中很轻松,很快乐,而且到高一级学校又学得很好,这个我觉得是他们评判我们新教育实验最直观的一个数据。
解说:2003年,这项民间性质的教育实验被纳入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四年多来全国有四百多所学校一百多万名学生参与了这项新教育实验。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这四百多所学校大多是没有升学压力的小学和少数初中,新教育实验在背负高考重压的高中几乎不见踪影。
记者:新教育实验在高中推广的比重是很小的?
朱永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谁都不愿意去冒风险,因为高中阶段任何改革都是风险,所以你看高中阶段,是改革的最后一个堡,实际上按照新教育,这样的一个思想去走。我是相信高中我们同样也能够做得很精彩,我是希望有一天我自己办个高中,做个校长,用我的高中来证明。
解说:那么,这项依靠点燃教师的激情和理想、有着浓重理想主义色彩的新教育实验到底能走多远呢?
李杰:谁不希望教学教得更轻松一点,谁不希望我们的学生,成长更快一点,谁不希望我们的学生更富有一点生机和活力,更能得到全面发展,它(新教育实验)实质上是一种,对我们当前教育,需要改革的一种呼唤。所以这个新教育,代表着我们广大教师,对一种教育理想的追求。
朱永新:我唤醒了一个(老师)就唤醒了几十个孩子,我唤醒十个(老师),就唤醒了几百个孩子,我唤醒了一百个(老师)就唤醒了几千个孩子,用我们的力量,不断地去唤醒他们就可以我觉得不要指望一天,就通过新教育实验来改变整个中国的教育,实际上我们改变了很多孩子,在一定意义上 程度上也正在悄悄地改变这个世界,也正在悄悄地改变我们的教育。
卢志文:每当孩子读这首诗时候,我们眼睛里是噙着泪花,又仿佛我们也跟他们一样也很浪漫的,虽然我们现在岁数也不小了好像变得很现实了,但是这种现实是因为我们在做事的过程当中知道它不容易成功,但是并不因为知道它不容易成功,我们就不去努力,不去奋斗。
朱永新:因为现在你整个教育的评价手段,整个教育的高考制度它就是这样,所以我没有办法去改变评价的时候那唯一能够改变的就是我们自己。
同期:
学生:“总得有人去擦擦星星,它们看起来灰蒙蒙,总得有人去擦擦星星,因为那些八哥,海鸥和老鹰都抱怨星星又旧又生锈,想要个新的我们没,所以还是带上水桶和抹布,总得有人去擦擦星星。
《新闻调查》——《心灵的教育》
总制片人:梁建增
制片人:张 洁
编导:谭 芸
摄像:李 季 王忠新
录音:呼 和
解说:王青雷
合成:吕 钢
音乐:谢薇婧
责编:董方永
策划主管:郑 刚
播出主管:孙金岭
制作主管:张步兵
监制:梁晓涛 庄殿君
总监制:孙冰川
[上一页] [1] [2] [3] [4] [5]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