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员在海冰上卸货。
一辆雪地车正被吊运到“雪龙”号上。
直升机在勘察冰情。
科考队员在水陆两栖全地形车上。
中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11月12日从上海启程,乘坐“雪龙”号奔赴南极。经过长达29天、7890海里的航行,考察队于12月11日顺利到达中国南极中山站。目前正在执行冰上卸货任务。
向海冰发起冲击
轰隆隆、轰隆隆,随着一阵阵浑厚低沉的撞击声,“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庞大的身躯震动起来,犹如一位发威的大力士,使出全身力气,勇猛地冲向环绕在南极大陆周围的坚固海冰。从10日晚到11日晚,“雪龙”号一整天都在向海冰发起冲击与搏斗。
“雪龙”号三副刘毅密切注视着冰面和驾驶台上的各种仪器,操作水手夏云宝负责掌舵,他们驾驶的“雪龙”号像田径运动员助跑一样,先缓缓地向后倒退一段路,然后再改成前进的方向并逐渐加大油门,迎头向海冰撞去。
这种海冰是与南极大陆紧密相连的“陆缘冰”。作为地球上最寒冷的大陆,南极洲周围环绕着大量的海冰与冰山。在冬天,这些海冰的面积可达1900万平方公里,即使在夏天,这些海冰的面积至少也有260万平方公里。
1.5节航速破冰前行
如果是一般的船,在这样的撞击下早已经散了架。但“雪龙”号却不同,它是在极地破冰航行的“职业选手”,属B1级破冰船,能以1.5节航速(1节航速约合每小时1.852公里)连续从厚度为1.1米(含0.2米厚的积雪)的冰体中破冰前行,船上螺旋桨的强度、硬度、尺度也都是专门为破冰设计的。“雪龙”号不仅能向前破冰,还能后退破冰,其船首柱、船尾柱均是采用整钢铸造。
记者透过墨镜放眼望去,南极大陆似乎已近在咫尺,“馒头山”、“鳄鱼岛”等标志性风景依稀可辨。在平坦无垠的冰面上,“雪龙”号已经撞开了一条深入海冰的通道。不远处,一队企鹅蹒跚地走过来,它们显然被“雪龙”号这个庞然大物巨大的撞击声惊呆了,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看了好久,直到觉得索然无趣,才优哉游哉地在冰面上滑走了。还有3只海豹,一直躺在耀眼的阳光下睡大觉,丝毫不理会周围所发生的一切。几只灰黑色的贼鸥,则围绕着“雪龙”号不停地上下盘旋,希望能发现什么好吃的,一饱口福。
距中山站8海里卸货
通过一次又一次锲而不舍地破冰前行,从10日晚到11日晚,“雪龙”号在南极陆缘冰地带艰难地航行了近6海里。在最大马力的支撑下,“雪龙”号的“胃口”也相当惊人——1天就消耗了35吨油!
12日,“雪龙”号所在的位置离中山站还有8海里,海冰厚度达1.2米,已经具备了冰上卸货的条件。我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临时党委决定,“雪龙”号停止破冰,按照早已制定好的卸货计划,组织考察队员把船上所装载的考察物资和油料先卸到冰面上,然后再用飞机、雪地车、全地形车,把这些货物运到中山站附近。近日,开始执行冰上卸货任务的我国第24次南极科考队遭遇了南极夏季罕见的暴风雪天气。
完成中山站的各项任务后,“雪龙”号极地科考船将再次启程,前往我国南极长城站。
(据新华网、中央电视台报道)
新闻链接
这次科考要完成哪些任务?
蔡玉高 周润健 张建松
为第三个南极科考站选址
此次科考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为在南极内陆冰穹A地区建立中国第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进行选址测量。
建设极地天文观测站
天文自动观测站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天文寻址,测定天文选址参数,为下一步建立天文台作准备。
寻找150万年冰体
冰穹A上有没有超过150万年的古老冰体?考察队员此次将继续到冰穹A地区进行寻找,为确定中国内陆冰盖科学考察站站址提供科学的评估依据。
撒下“智能尘埃”
在冰穹A地区,我国科学家将布设一个能在北京遥控监测冰雪变化的“智能尘埃”网络,对南极冰穹A地区开展“天地一体”的监测研究。所谓“智能尘埃”,就是即将布设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一个个“节点”,具有采集、处理、传输数据的功能。
(据新华社报道)
有哪些考察设备首次采用?
姜 敏 张建松
水陆两栖全地形车
两辆由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水陆两栖全地形车,首次亮相南极科学考察。该车不仅能在水上、山丘、沼泽、雪地和林地等各种地形行驶,还能在40摄氏度和零下40摄氏度温度环境下连续作业。
智能机器人
冰雪面移动和低空飞行机器人是中国南极科考首次采用智能机器人技术,它们可自主跨越冰裂缝,翻越雪坡和雪丘,同时还可以拖曳100公斤的重量。
重型直升机
重型直升机首次用于中国南极科考。同机到达的还有5名韩国机组人员和1名翻译。
南极天文望远镜阵
参加此次科考的南极天文望远镜阵是由4台14.5厘米口径的大视场望远镜装在机架上构成的一个小望远镜阵,分别配置白光和g、r、i四种滤光片和1k×1k的CCD相机。
(据新华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