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消息,在1月3日上午社科院举行的“2008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上,蓝皮书主编、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说,2007年在城乡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的调查中,城市居民的满意度在下降,但是农村居民的满意度有了较大提高。
李培林说,总的来看今年更加突出的一个方面是农村的巨大变化。随着中央提出以城带乡、以工辅农的政策,对农村的政策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今年农村粮食丰收,农民收入增长,国家对农村的教育、医疗、保障、环境和转移支付大量增加,整个农村社会保持了一个更好的稳定。
所以,今年在城乡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当中,2007年出现了新的情况,就是城市的居民满意度在下降,但是农村的居民满意度有了较大的提高。这种提高的结果经过我们分析,也和食品价格对农村和城市不同的影响有关系,就是物价的提高对城镇居民生活影响大,而对农村居民的增收带来了一些帮助。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注意到客观的一些社会指标的反映还是比较好的。
李培林说,在2007年,农民工的工伤和医疗保险的覆盖率都已经超过了20%,这项工作在2008年仍然要很快地加以推进。
社会保障作为2007年更主要的特点是农村社会保障的推进。因为我们知道,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方针,就是要实行基本覆盖城乡的保障体系,这在党的十七大报告里面得到了进一步的重申,这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的大政策。过去主要是城市社会保障,从来没有提出要在农村建立社会保障,现在提出基本覆盖城乡,是一项很重要的决策。所以今年以来,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方面有了飞跃性的推进。我们刚刚制定了“十一五”规划,按照“十一五”规划的要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到2010年的覆盖面达到农村的80%以上。但是我们在2007年一年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农村的区域和农业人口都已经超过80%。到2007年底,按照去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是在全国基本覆盖。
另一个快速推进,是2007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推进。也就是说,我们过去为了帮助低收入家庭和生活困难家庭,在城市里面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近五年来这个保障制度覆盖的城市低保人群一直维持在2000多万人左右。但是2007年一年,农村的低保人口扩展到近3000万人,在1年的时间内增加了近2000多万人,这个速度难以想象。
这些工作使社会保障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在社会保障方面,恐怕存在的最大问题还是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问题,以及我们建立什么样的社会保障的问题。在这个方面有很多的争论,一方面建立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快速推进社会保障的建设,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另一方面,我们看到社会保障在全世界发展的规律和经济发展的规律完全不一样。经济增长在各国都是周期性的波动,而社会保障的增长也就是福利的增长是刚性的、直线上升的。任何情况下,包括在经济低落的情况下,如果想降低社会保障水平都会在政治上和社会方面遇到很大的风险。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保障低水平、广覆盖的政策,积极稳定的推进,但是也要考虑到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保证社会保障体系运行的安全性。(据中国网直播文字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