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四川广安市北城乡一深山绝壁上,发现刻于元初的王羲之《兰亭序》碑。“兰亭碑”苍劲古朴,长4.4米,高1.3米,文字风化脱落严重,但仍有许多字迹依稀可见。这些字迹如行云流水,完美体现了王羲之的行书笔法、神韵。由于《兰亭序》原迹已永绝于世,现在传世的摹本和石刻拓本都极为珍贵。 |
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兰亭碑惊现岳池绝壁
“广安市岳池县北城乡一深山绝壁上,发现刻于元初的王羲之《兰亭序》碑!”昨日上午,记者在岳池“兰亭碑”的发现者杨林的带领下,翻山越岭攀上绝壁,见证了写在岩壁上的“行云流水”。杨林是广安著名的文史专家,杨林向记者讲述了岳池“兰亭碑”的发现经过。
前几年,杨林在翻阅清光绪年间刊印的《续增岳池县县志·古迹金石》时,发现有这样的记载:“治北二十里灵泉山石壁间有王羲之兰亭碑”。
近日,杨林到北城乡三元桥一带搜寻。一老者告诉杨:“这儿没有‘灵泉山’,但有一个‘门前岩’,杨林一阵狂喜:“‘灵泉’和‘门前’谐音,‘门前碑’很可能就是‘灵泉碑’。”杨林在村民帮助下,向绝壁上艰难爬行,然后抄道岩顶,转折而下。村民用一根箩绳捆住杨林,然后将其放至面积约6平方米、灌木杂草丛生的岩坎处,杨拂开荆棘,眼睛为之一亮:绝壁上刻有许多字迹。杨林对石碑进行研究后得出结论:这正是《续增岳池县县志·古迹金石》上记载的、寻找多年未果的“王羲之兰亭碑”。我们披荆斩棘,连滚带爬,攀上绝壁,刻在岩壁上的《兰亭序》映入我们眼帘。
“兰亭碑”苍劲古朴,长4.4米,高1.3米,文字风化脱落严重,但仍有许多字迹依稀可见:“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这些字迹如行云、如流水,王羲之的行书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完美体现。被后世誉为“书圣”的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历代书家都将其《兰亭序》推为“天下第一行书”。
“是谁把《兰亭序》‘写’在绝壁上的?”杨林研究得知:“兰亭碑”刻于元朝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刻石者系当时在广安府任职的官员折叔宝。据杨林介绍,唐朝时《兰亭序》辗转到了唐太宗手中,唐太宗敕令侍臣精心复制一些摹本,此外还有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等名手的临本传世。而《兰亭序》原迹被作为唐太宗的陪葬品埋入昭陵,从此真迹永绝于世。“现在传世的 《兰亭序》,除摹本外,石刻拓本也极为珍贵。”
“岳池灵泉兰亭碑”之帖从何而来?“灵泉兰亭碑”有何价值?杨林称:“灵泉兰亭碑”之帖是五代北宋的临作抄本,此帖保存了王羲之的笔意和精神,但也大胆地渗入了作帖者对王羲之书法的理解。“因此,‘灵泉兰亭碑’对研究王羲之书法有相当的说服力,同时又是研究宋元书法极其珍贵的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