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爱无声”的林秀贞到“帮一点”爱心群体,从孤胆擒贼壮烈牺牲的郭春辉到自费赴湖南抗灾的玉田13位农民义士……近年来,我省涌现出了一批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的道德楷模。这些熠熠生辉的“百姓英雄”,是我省多年来精神文明创建的必然结果——— 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风雪交加,但有13位玉田农民,他们在万家团圆的春节毅然自费入湘支援灾区,他们的义举感动了整个中国。
他们如初春的阳光,形成了一股足以融化冰雪的力量。
而这13位玉田农民,也正是众多燕赵民间道德楷模的优秀代表。近几年,随着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加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不断深入,我省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民间道德楷模。他们用质朴的行为,卓然擎起道德的旗帜;他们也用最撼人的力量,唤醒了更多人的良知,并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主流群体,为我省的精神文明创建注入了更为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小人物”渐成道德建设“主角” 从“大爱无声”的林秀贞到“帮一点”爱心群体,从见义勇为的郭春辉到津门舍身救人的围场青年李文龙……近年来,一个个迸发出巨大道德力量的“小人物”走进了我们的视野,也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我只不过做了我该做的事情。”几乎每位“百姓英雄”面对媒体采访时都发出这样的肺腑之言。
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如果探讨河北人文精神中道德的内在本源,我们也许可以将视野拉回千年,而当时光流转,我们欣喜地发现,这种质朴的精神传承,在今天的燕赵平凡儿女身上,闪耀着时代的光辉。
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渐变”现象。在家庭,好媳妇、好女婿多了;在社区,志愿者、义工多了;在街头,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多了……在众多民间道德楷模的感召和引领下,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越来越多的善行义举,越来越多的自觉自愿,正汇聚成一股强大的道德力量。
省精神文明研究所副所长王文录认为,如今,我省在公民道德建设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正在全国日益“叫响”,并成为精神文明创建的一支主流力量和坚固“基石”,对精神文明创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讲述老百姓的感动故事” 从舍身救下63个孩子的女护士郭钗,到舍身排险的英雄司机赵旭光;从16年扶孤养老近百人的涞源三姐妹,到用流浪卖艺的钱为盲童办校的穆孟杰……感动,是世上最美好的一种感情,也是蕴藏在所有人心中的一个道德“燃点”。捕捉并“放大”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的感动,如今,也成为全社会尤其是新闻传媒倾注“传播资源”的首选。
以感动为主题、以主流为导向、以评选为手段,从省到市到县(市、区),各种以“感动”为名的道德评选活动如火如荼,星火燎原。《燕赵都市报》“感动河北人物”评选如今已经举办了5届,共有50人、两个群体成为“感动河北人物”;由省文明办与本报主办的“河北十大爱心人物评选”,入选人物也都是来自社会最基层的凡人义士……而这些,也只是我省许许多多“感动”群星中的最亮代表。
多次参与“感动河北”人物评选的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白贵认为,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省内众多媒体的新闻传播理念发生了重大变革,一个可喜的变化是:改变了过去那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告别了“高大全”式的道德标杆宣传,淡化了道德教育中的说教色彩,而把更多的笔墨、镜头对准了日常生活中有闪光点的普通人。这些我们身边鲜活的小人物身上的人性光辉,最真实也最感人。同时,因为他们来自我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也让人们感到可亲、可敬、可信、可学,也能更持久地打动人心。
“原生态”群体崛起“道德高地” 这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道德评选,这也是一次受众最广泛的再教育过程。
2007年秋天,为配合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我省第一次进行了全省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先后推荐道德模范候选人1858人,参与投票人数达300万人。最后,林秀贞和尚金锁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希望将军”赵渭忠等8人被授予提名奖。
群众评、评群众,群众学、学群众,手机、网络、信件投票,多种现代传媒方式的运用使蕴藏在民间的道德力量迸发出了最耀眼的光芒。这次评选活动的参与度之高、影响力之广,充分表明我省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白石认为,历经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刷,传统的道德楷模形象在一些人眼中有所矮化,加之利益分配和价值观多元化,也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塑造个体道德楷模的积极意义。但随着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随着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我省的道德建设实践活动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的身影,他们用自己的高尚和坚持,用自己的平凡与感动,开垦出片片“道德绿洲”。他们的这种自下而上的“内生性”推动,促成了我省道德体系中的“原生态”崛起,也为社会增加了更多的健康“道德细胞”。
从公民道德,到道德公民。白石说,正是秉承这种理念,全省各地推出了一系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发动和吸引群众参与道德建设实践活动。“帮一帮、让一让”,去年共筹集救灾资金1.37亿元、帮扶资金1.4亿元,帮扶困难职工11万人、贫困残疾人10万人、病残和贫困儿童1.6万人;群众性的捐赠助困活动广泛开展,仅全省1800多个社会捐助接收点和“爱心超市”就向贫困群众发放物品折款8000多万元;另外,成立了全省社会志愿服务指导委员会,建立了河北社会志愿服务网,志愿服务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推动志愿服务向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拓展。
今年,我省将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推进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通过设置不同活动主题,开展传承传统美德系列活动,继续开展宣传、关心、选树道德模范活动,继续开展希望工程、助学工程、金秋助学、春蕾计划、博爱一日捐、光彩事业等各种形式的公益活动,让更多普通百姓参与,让更多困难群众受益。
本报记者 叶娟娟 马国胜
精品栏目推介
· 杨柳青
· 燕赵论坛
· 纵横谈
· 一线写真
· 世说新语
· 明星传真
· 名家
· 直笔春秋
· 心灵独白
多媒体数字报纸
快速阅读 全屏阅读 下载阅读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服务条款 广告业务 实习申请 网上投稿 新闻热线 友情链接
河北新闻网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center 2000-2007河北新闻网常年法律顾问:河北得正律师事务所李海峰 郝斌 虚假报道 有偿新闻 低俗之风 不良广告等问题 举报电话:88631166冀ICP证030017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