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为泰跃系开发的太阳园 Phototex/图 |
向资本市场要钱
精明的刘军显然意识到房地产市场游戏规则的改变,也感到需要转向资本市场融资,以解决日益加大的资金压力。
在转战资本市场前,他做了两件事:一是充实了泰跃的股权,进一步强化了自己对泰跃的控制力。2001年4月,北京泰跃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发生变更:股东由北京龙虎泰山实业有限公司、北京顾得贸易公司变更为北京东方永兴科技发展公司和北京神州永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由1000万猛增到5000万元,刘军个人持股80%。
刘军做的第二件事是成立自己的控股子公司,打造自己的“泰跃军团”,为日后进军资本市场做好准备。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中泰信用担保公司和湖北泰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2001年6月成立的中泰信用担保公司注册资金为10亿元,为当时国内第三大商业担保公司。股东方由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中国钢铁工贸集团公司、北京泰跃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按照3∶3∶3∶1的股权比例组成,刘军担任公司董事长。刘军的意图很明确:拉“国字头”的公司入股可以明显增强担保公司的信用,而通过担保公司的担保业务可以进一步放大资本运作的杠杆效应。
尽管工商注册显示泰跃仅占担保公司30%的股权,但市场一直怀疑中泰担保其实为泰跃一家出资,被泰跃一手操控。而对于本报记者的质疑,上述公司一直三缄其口。此后刘军本人也曾通过《21世纪经济报道》辟谣称泰跃“只是派人参加董事会”,“话语权也是按股份分”,但事后的事实证明:中泰担保在泰跃系随后开展的收购大战中,扮演了一名不折不扣的“马前卒”,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样是在2001年,刘军在2000年成立的湖北泰跃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基础上,通过增资扩股,组建了湖北泰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达4.38亿元。这是一家由北京泰跃控股,以房地产为主业,横跨高科技、影视文化等行业的综合性企业集团。从公司成立之后,规模便不断膨胀,先后控股了6家分公司。
在一切准备充分之后,刘军开始出手收购上市公司。他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湖北金环(000615)。
2001年7月,湖北化纤将持有的29%湖北金环股权转让给湖北泰跃投资集团,泰跃一举晋身为湖北金环第一大股东。
时隔仅3个月后,刘军再次出手,目标是一家地处偏远的小公司——景谷林业(600265)。
2001年11月,中泰信用担保公司与景谷林业第一大股东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国有资产管理局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后者将其持有的景谷林业4000万股国有股权(占景谷林业总股本的38.1%)转让给中泰担保。此后,虽然该协议在很长时间内并未得到云南省国资部门的批准,但刘军却以“实质大于形式”的原则,开始成为景谷林业的实际控制人。
与前述收购相类,刘军很快又完成了数起并购。这样,在2001年7月到2003年3月这不到2年的时间里,刘军以一连串的闪电出击,一口气收购了5家上市公司。这其中,除了三峡水利和凯马B分别因为遭遇担保纠纷和股权回购,刘军被迫退出以外,其他三家上市公司湖北金环、景谷林业和茂化实华则被刘军牢牢控制,成为泰跃系旗下的“三驾马车”,沦为泰跃从股市抽血的工具。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