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抢救人员从倒塌的银行网点里抢救出现钞箱。中国银行都江堰市支行在震灾中倒塌了半座楼,银行员工及客户二十余人被埋。灾害发生后,该行员工开始自救,并得到救援部队的大力救援。抢险救援人员挖掘废墟,寻找埋在废墟中的现钞及存有数据资料的电脑主机。救援人员从废墟中陆续找到三个装有现钞的款箱,经银行保卫人员清点,款箱内共装有现钞86万元人民币。中新社发燕平 摄
“机器每吐出一张临时身份证,就意味着一名幸存者在法律上得到确认。
”
“全县农信社4亿多元的居民存款,仅616万元办理了挂失。”
当地震把三室一厅的房子变成齑粉的时候,北川县居民母江家里的存折也跟着房子沉入地下,这个41岁的电业局工人不记得账户上还有多少存款。强震结束后,当地政府联系绵阳市各个银行,冻结所有北川县居民的银行账户。因此而受到保护的,其实是北川幸存者重建家园的信心。
不过对于母江来说,麻烦也接踵而来。他丢掉了重新开启账户的钥匙:一家人的户口簿和身份证,这些东西都埋在废墟里面。而北川县城已经封城。
要想动用这笔存款,母江首先要证明,他就是“母江”。于是,5月25日,一天的忙碌要从补办身份证开始。
办身份证 全县9万多人等待重新办证,每人都要慢慢排除重名者信息 办证点设在位于新益大厦的绵阳市政务服务中心,这是一栋38层的大厦,在地震中完好无损。公安局在门口张贴告示称:临时身份证只有生还人员才能办理,凡死亡或失踪人员只开具户籍证明。
大厅的右手边,靠近电梯的地方,有一名警官操纵着鼠标,不断加入查询限制条件,同名同姓者陆续被排除。母江记不住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回答提问的时候,他趴在桌子上,看起来比警官更加担心:电脑屏幕上弹出的照片究竟是不是他。
死里逃生的人在这个大厅里握手、拥抱,似乎多年未见的朋友。也有人黯淡地对话:“好啊?”“不好!女儿没找到”。
在这个充满苦情的地方,仍然有特权存在:一名女警官带着朋友插队,引来后面一阵谩骂。
一个陌生人的身份证掉在母江脚边,母江惊起、跳开,他显然还没从地震的恐惧中完全走出来。
在查询电脑的背后,一名工作人员正在制证。每“咔嚓”一下,切割机就吐出一张塑料片,于是一名幸存者在法律上得到确认。
来自北川县委县政府临时办事处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县有9万多人需要重新办理身份证,占地震前北川县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下一个目的地,是位于高新区绵兴路的河边信用社。临时组建的北川信用社,就在那里办公。凭着临时身份证,母江可以给存折挂失、修改密码,重获个人积蓄的使用权。
可是母江找不到这个地方。他试图在公交车站牌上寻找线索,结果一无所获。同行的一个朋友拦下一辆出租车,招呼母江上去。
收音机引导了车厢里的谈话。
“唐家山堰塞湖要是垮了,绵阳城都要被冲完,”开车的司机说,他认为广播中的分析还不够严重。
下一个话题是地震博物馆。这个地震博物馆计划建在北川县城旧址上。那片废墟之下,长眠着母江的朋友、同事和亲属。母江希望“(遗迹)不要动,是啥样子就是啥样子”。
出租车停下来,司机打电话问路,这增加了母江对这座大城市的陌生感。他抱怨说:“挂失不应该定点,我们人在哪里,哪里的网点就应该办理业务”。
挂失存折 所有程序未因地震而改变,未与省网互联的阿坝州居民,要等银行硬盘从废墟里挖出后才能办理 信用社工作人员后来对记者解释说:“挂失、修改密码这些业务,必须在原开户网点办理。这条来自人民银行的规定,并未因地震而改变。”
一番周折后,业务受理点映入眼帘。两个帐篷拼在一起就是大堂,4台电脑一字排开算是柜台。北川农信社从废墟中爬出来的12人和绵阳支援的10人,就在这里办公。
如果你想了解中国人的家庭经济形态或者家庭成员间微妙的关系,这是一个提供观察的好地方。
一个男人跑来查询妻子的存款。他平时不当家,所以不知道存款都放在哪里,更不知道究竟存了多少。
一个小伙子查到了自己名下的户头,身份证号码却属于已经遇难的父亲。这是老人为下一代准备的积蓄,因为担心儿子偷去乱花,所以把支取的权力控制在自己手里。
这些查询能够正常显示,意味着存款还算安全,而且农信社的工作并未瘫痪。正如附近一对标语显示:山垮房垮,绵阳信合不垮;水停电停,服务三农不停。
这两句话的底气,源自农信社今年1月28日实现的全省数据联网。
不过,盲点出现在阿坝州。在那里,全州的数据尚未和省网实现互联互通,单个网点的数据也只能在这个网点内部进行查询。
“现在要确认居民储蓄的唯一办法,就是到废墟里面挖硬盘。”一位工作人员说。
在母江到来之前,这个临时网点已经接受了总额677万元的查询,办理了总额616万元的挂失。存款最多的账户有20万元,最少的不足20元。而整个北川农信社的居民存款,超过4亿元。
母江又被询问了一次。他有点答非所问。电脑对面投来质疑的眼神,于是他不断解释:“哦,哦,对不起,地震把我震瓜了。”随后又给出新的答案。
“这样的人我们已经碰到了很多,”一名工作人员后来说,“就在前一天,一个储户还跟我们"雄起",认为我们是在刁难他,他不理解,银行有银行的规矩。”
母江没有“雄起”,更多的是因为他的性格。这个身材矮小的北川人不善言辞,跟人说话时总是小心翼翼,以至于显得有点唯唯诺诺。
5月25日这一天,母江唯一一次大声说话,是在跟人提到自己老母亲的时候———“她活到的!”(方言“她活着呢!”)
不过,如果你以为母江胆小怕事,那你就错了。5月12日强震发生的那个下午,他和同事救出了1个小孩和3名妇女。这些人都是母江的邻居,住在同一个家属院内。
母江被问到的最后一个问题是:“你要不要设置密码?”
母江过去的存折从未设定密码。在他生活的地方,信用社的营业员和储户相互认识,他那张朴实憨厚的脸,就是取款的凭据之一。
母江也很少离开北川,异地取款、通存通兑这样的业务,对他来说没有多大的意义。不小心忘记密码,反而是件麻烦的事情。
不过这一次,母江坚定地回答:“要!”
“我有个老乡,刚换的存折,被贼娃子偷了。”他恨恨地说。
在等待的时间里,母江复归沉默,似乎正在考虑这笔钱的用途。“这笔钱要留到紧急的时候用。”母江说。
几分钟后,一个小本本从柜台里面递出来。母江打开一看,里面还有581元。(贺信) (来源:南方都市报)
(责任编辑:廖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