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10日电 香港《大公报》发表评论文章说,随著中央财政的陆续拨付、灾后捐款持续不断以及资源配置充分到位,震后初期有效供给不足对中国GDP产生的负面效应也将逐渐淡化。因此,汶川地震影响虽大,仍难以动摇中国经济的全局。
文章摘录如下:
发生在四川省汶川县的8级特大地震虽已过去一段时日,但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究竟几何?随著中国政府的工作重点由震后初期“抢救人的生命”进入“更加凸出”的灾后重建新阶段,这样一个与“温情”绝缘却注定让人难以回避的问题也扑面而来。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中国经济的全局决定了灾后重建的进程。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此次汶川特大地震造成的局部损失是极为惨重的。人员伤亡令人触目惊心的同时,相关财产性损失也相当巨大,令人痛惜。据权威部门初步统计,此次地震已导致650余万间房屋倒塌,逾2314万间房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
尤其是,局部地区农业以及工业领域的受灾情况较为严重。来自农业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汶川地震至少使得50多万亩农作物受灾,几十万亩农田被毁,并使得5万多个温室大棚倒塌,730多万平方米圈舍、30万亩鱼塘、2万多台(套)农业机械损毁,且损坏了60多万个沼气池。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相关数据,此次汶川地震发生之后,四川、重庆、甘肃等地14000多家工业企业受到波及,初步统计的损失数额达670亿元。
全国范围内,汶川地震很可能造成高达5000—7500亿元人民币的财产损失。这一数字至少相当于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
面对惨重的人员伤亡、巨额的财产损失,众多学者开始激辩大灾之后中国经济全局的走势以及宏观调控尤其是货币决策的取向。
我们不妨从灾后总供给以及总需求的角度来作一个简单的分析:
如前文所述,此次地震引发了惨重的人员伤亡以及巨额的财产损失。受局部重创所累,在今后的重建过程中,受灾地区的劳动力以及投资供给均会面临很大的缺口。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中国GDP的增长幅度。
反观需求,因局部重创所致,围绕伤员救治以及灾后重建的人员、资金、食品、医疗、卫生、住房等领域的有效需求必然会呈现持续扩张的势头。这将对中国GDP产生较为明显的上行作用。
而通常情况下,灾后有效需求持续扩张对经济全局的刺激要远远超过有效供给不足导致的经济波动。
通过分析受灾家庭未来一段时期的微观经济活动,这一结论很容易得到印证。举例而言,此次特大地震使得绝大多数受灾家庭历经十余年甚至几十年储蓄积累而形成的主要财富——住房遭到彻底摧毁。然而,预计两到三年之后,重建完毕的住房又将开始延续其作为财富的固有使命。与灾前动辄十多年的财富积累时间相比,灾后重建客观上大大缩短了这些家庭再次沉淀财富的时间。最终,这一影响聚沙成塔,作用在宏观经济领域,将会成为中国GDP前行的强劲动力。而对于大灾过后因有效需求激增导致的GDP不降反升的特殊经济模型,中国经济学家樊纲更是习惯将其称之为“需求刺激型灾难”。
至于“需求刺激型灾难”的“极端作用”,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席卷美国新奥尔良州之后全美当年的经济表现可为明证。
此外,从动态的角度分析灾后供给,我们也不难预计,随着中央财政的陆续拨付、灾后捐款持续不断以及资源配置充分到位,震后初期有效供给不足对中国GDP产生的负面效应也将逐渐淡化。
因此,汶川地震影响虽大,仍难以动摇中国经济的全局,中国经济宏观走势没有变,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变。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们对经济全局保持乐观的同时,还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此次地震极有可能在短期内加剧中国通货膨胀的上行压力。
就在汶川地震发生的同一天,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了8.5%。这一数据创下了近11年来的历史次高。很明显,中国通胀压力丝毫未现放缓趋势。
更为关键的是,基于前文所述的“需求刺激型灾难”,短期需求持续扩张固然可以拉升中国未来的GDP,然而,有一点同样不可否认,汶川地震之后中国社会总需求将会在一定时期倾向于食品、医疗、卫生、住房等农业以及工业领域。考虑到当前中国通胀压力居高不下以及整体需求高烧不退,灾后总需求的非常规扩张无疑将进一步助推当前业已达到高点的CPI以及PPI,未来通货膨胀变本加厉的危险趋势不容小觑。
令人欣慰的是,管理层对此已做出明确的相机抉择。据媒体报道,5月26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慰问央行重庆营业管理部时首次公开表态,按照中央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经济发展的要求,既要满足抗震救灾企业需求,也要落实好宏观调控举措,防止物价和投资增长过快。
事实上,防止物价和投资增长过快与抗震救灾的实际需求并不矛盾。考虑到近年来中央财政收入节节攀升的势头,“紧货币、松财政”的宏观决策思路正被潜移默化地付诸行动。
与货币政策的前瞻性相比,颇具刚性的财政政策也是大有可为。在中央预算安排的750亿元灾后重建基金的刺激下,震后灾民房贷损失的冲销、工农业基建的政策性贷款、灾民补贴等具体措施必将成为有米之炊。并且,我们坚信,中央财政的投入远未见顶,宽松的财政政策完全可以发挥更大作用。(蔡亮)
(责任编辑:曾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