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助者志愿者媒体工作者等等都需要心理援助
肖明在访谈过程 |
主持人:对志愿者本身的心理援助么?
肖明:对,心理援助是不断的接受负面的东西,往往会把心理援助者内在的东西带出来,就会把自己内在的东西搅在一起,对自己不利,对受援者也不利。所以一定要有一个时间限。
主持人:那接下来您个人还有哪一些工作计划呢?
肖明:这是我们团队共同要做的,因为心理援助工作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他不可能是大包大揽。我非常赞同合格的心理咨询师是一个很好的工具。
主持人:有一个想补充的问题,我们现在提到主要的援助对象是指受灾群众,我们心理援助的志愿者也好,专家也好,有没有专门针对志愿者或者是救援工作者的援助?
肖明:对,援助者本人也要接受援助者,这也是我们的特点,因为心理援助者接受的东西都是负面的东西,所以刚才说到了有一个时间限的问题,我们每一个点工作的时间完了之后在晚上进行交流,就是把自己白天接受的工作信息,交流一下,做一个小节。第二个把自己接受的负面情绪能够进行调节,在这个过程当中,就可以及时的发现援助者自己本身的情绪状况,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进行相应的心理援助。使他不把情绪带到第二天的工作当中去,甚至对一些反映强烈的不适合于继续进行心理援助,这些人员就不适合在做心理援助,因为我们已经有这样的案例,就是满腔热情的来,来了之后和现场不相吻合,看到那么残酷的现实,接受不了。就产生了心理状况。就要求回去,这个东西也无所谓逃避不逃避,你勇敢的承认自己不行就是一个大进步,对自己伤害最小,对受难的同胞们也是伤害最少,你如果压抑的话,就会把自己的这些东西带出去,因为情绪会互相感染。我们志愿者每天都会疏导、干预。回去之后进行集体的教育,甚至于对一些比较代表性的进行疏导。情况就是这样。
主持人:我们也接触到了很多媒体工作者,它们长期的处于地震一线的报道,他们心理上的压力是很大的。对这一部分的人群能不能给一些建议怎么样来对待这些情况?
肖明:第一时间当中对于志愿者的来自各种方面,包括媒体,它们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了解灾情,由于工作的状况,他不会把自己的情绪压抑起来,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情感,这个时候就会在轮换期的过程当中,有组织的能够对他们进行交流,给他们纸扎一些范围和一定的场合,让他们把当时所看到的说出来。因为我想在第一现场工作当中,许许多多的人情感应该是受到很强烈的冲击应该是很麻木的,有的出来的之后,该哭的到最后为什么欲哭无泪,这就是麻木状态,这就是对负面情绪的压抑,你从前线回来之后,马上就回到正常的工作状态,但是这种负面的情绪还在,你就要营造一定的范围,把所看到的以前没有得到充分的宣泄的情绪,再一次宣泄出来,这对他们来说是很有利的。包括对解放军,医务人员,包括对媒体的这些记者等等。
主持人:好的,谢谢肖老师。
[上一页] [1] [2]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