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名刊精品 > 《新民周刊》 > 最新文章

羌之殇:震后羌族文化复苏在艰难继续

  端公何在

  从绵阳市出发,车行经江油市、闭门锁户的西羌九黄山猿王洞景区,再经北川县甘溪乡、桂溪乡,公路始往海拔高处延伸,山势险峻。

黛色大山似一个被剃坏了的头,东秃一块、西缺一边,那是地震造就的巨大的倾泻式的山体滑坡。手机信号一度中断。

  我们的越野车行进在路上,颠簸得紧,没有任何准备,就看见,沿途不断有孩子从帐篷中飞奔出来,跑到公路沿线站定,齐齐敬礼,一个挨一个,小身体挺得笔直。司机说,孩子们是看见了车前悬挂的“北川县抗震抢险救灾”字样。

  整个北川县陈家坝乡就是一个巨大的灾民安置点,陈家坝小学成了危房,陈家坝乡政府的牌子被挖出来,摆在公路旁露天办公。陈家坝乡,羌人占70%,汉人为10% ,其余为回、藏人,此次地震造成陈家坝乡95% 的房屋震塌毁损,1.3万余人受灾。

  云兴村、太洪村、金鼓村过后,就是红岩村。70岁的陈家坝乡文化站退休职工蒋国斌在红岩村的干女儿家等我们,蒋国斌在西河村的房屋全部倒塌,只能在干女儿家搭建一个简易帐篷居住。

  “锣鼓打得闹腾腾,主家请我接喜神,对天对地拜三拜,飞云走马赴台来。喜神娘娘好风采,八副罗裙双排开,喜神娘娘你从哪里来?我从西方罗曼来……”蒋国斌现场给记者表演了一段“接喜神”端公调,端公唱词本应用羌语,但现在在陈家坝乡许多人都已不会羌语,蒋国斌祖辈都是羌人,但他也不会讲羌语,端公调于是改为用汉语唱。

  1983年,到北川县文教局下设的陈家坝乡文化站工作之后,蒋国斌开始收集诸如接喜神、立庙、除邪安神的等端公调唱词;1999年,蒋国斌跟随年长羌族端公陈兴章学打羊皮鼓,他还组织端公参加北川县的羌族节庆演出,他本人也参与表演打羊皮鼓,“办喜事、丧事不用打羊皮鼓,打羊皮鼓是为请神、给病人安神,有降妖伏魔的意思”。

  他有底子。14岁时,在治城念书;15岁时,跟着父亲在治城打铁;1956年,他进了北川县川剧团,从武生一直唱到文生、丑角,还唱自己创作的川剧金钱板《血战走马岭》,为赞扬明代的羌族头人带领羌人反抗明廷围剿而作。

  “解放之后,端公就没有收过徒弟,连我,都成了最后跟他们学习的人”,蒋国斌感喟,“人而无恒,不可学医巫。想成为端公,就要真心实意地学习”。

  蒋国斌带着记者在一片简易房区域中找寻78岁的羌族端公李昌田,李昌田祖辈都是陈家坝乡老厂村的端公,其父李代云毕生做端公,81岁离世前,已将平生技艺授予三子李昌德、李昌田、李昌元。

  端公也称释比、许,即执行人与鬼、神之间交往的巫师。羌族社会认为,端公是羌族原始宗教的传承人,均为男性。于没有文字的羌族而言,端公口中的叙事诗、唱词或历史传说,组就了鲜活生动的羌族历史,端公因此被看成是具有“法力”,在羌民中享有崇高威望,也是羌民中最权威的民族文化传承者与知识集大成者。

  在一处人头攒动的简易房中,李昌田探出头来,老头精瘦,穿了件发黄的旧衬衣,其貌不扬,有点蔫。从11岁开始,李昌田就跟随父亲学习端公技艺:打羊皮鼓、唱端公调、占卜、采草药……“越学越深,越学越难”,30多岁时,他出师了,“有病人,就去医病;村民家里不顺利,要‘请神’,也要去”,过会儿,他又补充道,真正生大病,还是要去住院的。

  每做一场法事,李昌田都要穿上战裙(打腰裙)和神褂,头戴手掌型的头麻。村民要给答谢礼,不过在李昌田看来,给多少,就算多少;他还得种他的两亩地,以维持生计。在平时,他是普通的劳作者。

  李昌田披了件军绿色的衬衣,带着记者穿越损毁严重的乡政府街道,前往他在双堰村老厂村四组的家。山体滑坡已将回家的公路埋没,“底下还埋了很多人”,李、蒋二位老人叹。

  李家3间瓦房尽数坍塌,裂痕肆行于裸露的水泥墙体上。李昌田最小的儿子、40岁的李胜强胡子拉茬,埋头从自家废墟中将一些稍微值钱的家伙翻出来,背篓、衣服,花花绿绿摊了一地。一条小路蜿蜒上山,即是青葱玉米地。

  两面椭圆形的羊皮鼓、一把有锈渍的石刀,都被李胜强小心拾掇出来,他知道,这是父亲李昌田的宝贝。羊皮鼓是李昌田亲手绷的,“要生皮,不能熟皮”; 石刀传了几代、100多年了。

  蒋国斌在一旁解释,从端公使用的石刀和麻鞭这些工具中可以看出古羌民活动的痕迹,“比如在古代,石刀用于宰杀牲畜、剥皮除毛,麻鞭原是古羌民用来牧羊的”。

  在老厂村村民李昌银眼中,老厂四组近300口人,只有李昌田兄弟3位端公,“村民都很尊敬他们,附近村社的村民有时也请他们过去”。

  但是,端公已不再成为现在羌族年轻人的选择,在他们眼中,端公这种古老神秘的职业似乎应该封存于古书与历史中。李昌田的4个儿子都在外地打工,小儿子李胜强选择在山西的一家煤矿做矿工,下矿井充满危险,但对李胜强而言,每月2000元至3000元的薪水是一笔不小收入。“太难了,不肯钻了”,对于没有选择继承父亲的衣钵,李胜强这样解释。

  李昌田的弟弟李昌元在汶川地震中遇难,李昌田形容自己是“死了又活过来”,他辗转江油市,最终的选择依然是折返故土。

  李昌田唱起端公调,敲起羊皮鼓,绕花手势,活灵熟稔。震后,再次接触自己安身立命的家伙,他的精神矍铄起来,话也多了。

  他的石刀,一头是一方尖头铁柄,另一头是一圈铜环,6个铁圈挂在铜环上,“一头可以铲炉灰,一头可以摇”,李昌田摇起叮咚作响的石刀。铿锵有力的唱词吟诵起来,仿佛回到了那个久远年代。-

  洪水眼看着要漫上来,水势汹涌。母广芬抱起小纸箱,往外飞奔,“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只觉得费了这么多心血去做这些羌衣,一定要把它们抢出来”。

  撰稿·贺莉丹(特派记者) 李泽旭(特派记者)

  2008年6月底,在安县安昌镇一个近河的灾民安置点,天蓝色救灾帐篷比邻而居。暑气逼人,38岁的北川县漩坪羌族乡石龙村一组村民母广芬在绣一只包,手势灵动,烟台医疗队的刘妈妈帮母广芬的女儿胡兴梅体检,绣包是为答谢。

  “羌绣本来就麻烦,用心绣,10天到20天才能绣好”,母广芬抿嘴,嘴角跟着上弯,“看,人都走了,我还没绣好”。她是一位面容秀丽的羌族妇人,肤色黝黑,耳上银月珰。

  傍晚,6岁的女儿胡兴梅换上母广芬亲手做的一套羌衣,从帐篷中飞奔出来。这件羌衣,是母广芬在震后逃难中背出来的,鲜艳紫红与耀眼明黄打底,桃红牡丹朵朵盛放,是细心描绘的美丽,寓意吉祥富贵。

  挑花刺绣需缜密思量,母广芬得先在纸上画好样子再开工。光衣服就花费了她4个多月,做搭配的帽子需要1个多月。一针一线,马虎不得。

  抢救羌衣

  5月14日早晨,在距地震2天后,母广芬和丈夫胡敏下山回家,“要给娃娃拿衣服,娃娃冷得不得了”。

  他们居住的这栋两层的砖瓦房是2000年盖的,贷款2万元,今年才还清。一楼已被洪水吞没,前门靠水,后门靠山,他们撬开二楼后门,进去。

  二楼是他们的客厅和卧室,机缘巧合,女儿的两套羌衣、儿子的一套羌衣与丈夫的两件衣服此前就被母广芬收拾在一个小纸箱子中。

  洪水眼看着要漫上来,水势汹涌。母广芬抱起小纸箱,往外飞奔,“也不知怎么回事,只觉得费这么多心血去做这些羌衣,一定要把它们抢出来”。潜意识很强烈。

  1997年,儿子胡飞5岁时,胡敏远赴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的茂县做泥工,母广芬跟着丈夫,去茂县打零工,偶遇一位精通羌绣的左老太太。左老太太会绣七八十种鞋垫,花色各异,在茂县旅游区,这些羌绣鞋垫可卖到20元一双;左老太太还会做云云鞋,鞋面绣花,样式别致,当时可卖到100元一双,销路尚佳。绣羌绣,做羌衣、云云鞋,母广芬跟着左老太太,样样学会,闲暇时绣上几针,成为她的主要爱好。

  他们逃离居所的整个过程不到2分钟。当天中午,母广芬家的楼房全部被洪水吞没,“见不到顶了”。

  她依然惦记着那些没拿得出来的东西:11年前在茂县花120元买的一根银项链,一克老银子才2元,“很亮”;给丈夫和儿子做的十几双羌绣鞋垫,每做一双都要十几天;给他们做的3双云云鞋,儿子胡飞说,勾针勾的底,绣花面,妈妈做一双鞋,要一个月……

  “都在家里放着,都没拿出来,来不及了!”母广芬样样数,声声叹,能拿出来的这点羌衣,已是她家的全部财产。

  石龙村世代为羌族聚居地,除少数从外地嫁过来的汉人媳妇外,绝大部分均为羌人。

  生活不易,母广芬的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三姐弟中,她是长姐,长姐如母,读到小学二年级时,为挣工分,不得不辍学;13岁时,她和同村小伙胡敏订了娃娃亲,胡敏在湖北宜宾当了两年兵回乡,1989年,他俩成婚时,胡敏找他四舅借了300元钱,婚事是跟他妹妹一起办的,一嫁一娶,减少开支。最窘迫之际,他们“连2元钱都借不到”。但母广芬很坦然,“没钱没关系,只要我老公自己肯学手艺,只要两人关系好”。

  她很懂得将琐碎的小日子操持起来:养了30多只鸡,震前,还在攒钱准备买头猪;跟所有勤勉的羌族妇人一样,她每年会做一两百斤腊肉,挂于房梁,黄酥酥的……丈夫胡敏必须外出打工以维持生计,他做泥匠,倘若干满一个月,能有1500元至2000元收入,这是一家的主要经济来源。2007年,他们夫妇在北川县城打工,胡敏一天挣60元,母广芬挑地砖跟沙子,每天有25元至30元。

  “幸亏今年没在北川县城做”,跟一位乡亲提及这段经历时,母广芬幽幽感慨,有些后怕。

  儿子胡飞常想起那些沸腾的过往,胡飞的羌歌唱得不错,在漩坪中学读初中期间,他学会了跳锅庄(沙朗),北川县政府曾组织漩坪的孩子集中学跳锅庄,胡兴梅也会跳了。

  每逢农历十月初一的羌历年,在北川县城、漩坪乡政府,许多羌人都要穿上传统的羌衣,这时的夜晚是醉人的,族人在坝坝里燃起篝火,空气中弥漫着烤全羊的油香,人们围着火堆唱羌歌、跳锅庄,“有人要跳通宵,人挤人,闹热得很”,母广芬记忆犹新。同样热闹的还有农历六月初六的转山会(祭山会),男女老幼,人声鼎沸,盛装出席。

  在北川羌族自治县北部偏远的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的五龙寨,山高谷狭,羌人在此地世代繁衍,喝咂酒、跳锅庄、敲羊皮鼓等羌族习俗悉数保存,“在五龙寨,许多人都会做羌衣”,胡飞说。但在石龙村,更普及的是绣羌绣鞋垫,像母广芬这样会做羌衣的人,少之又少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田燕)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林继忠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