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上午,北京京西宾馆。
全面加强和改进检察工作座谈会正在这里召开。在热烈掌声中,披戴红色绶带的26位检察官代表走上主席台,他们代表着3.59万名从事检察工作25年以上的检察官,接受了周永康、王胜俊、曹建明等领导为他们颁发的“检察荣誉勋章”。
远在700公里外的赵新国没能来北京,这位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检察院的检察官是3.59万名检察官中的一员。即使把授勋资格提升至30年,赵新国也注定名列其中。
1978年6月,22岁的赵新国调入牡丹区检察院,从此30年没挪地方。按地方人事政策的杠杠,今年52岁的他即将在8月卸任院纪检书记一职,30年的如烟往事,时不时地丝丝缕缕地升浮在眼前。
最想当警察
父亲在建国初期就因功绩卓著荣膺公安部二级英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赵新国虽未在1949年出生,当他呱呱落地时,父亲仍然把自己对新中国的无比热爱倾注在这个儿子的名字里。赵新国自小怀着对父亲的崇拜,立志长大当警察。
在菏泽柴油机厂党委办公室当职员时,菏泽县公安局完成了对赵新国的政审考察,他就要实现他自己的夙愿了。这时,一位与父亲相识的老友,在文革后恢复县检察院时被任命为副检察长,他执意要赵新国跟他干,说尽管眼下只有他一个人,但这个单位会发展很快。
“我那时根本不知道检察院干啥”,赵新国笑着回忆说,县公安局调令已经拟好,结果他没去公安局报到,去了检察院。
“检察院在县法院里最西头第一间屋,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一张小床,半间屋堆着木料。检察长是从县人事局调来的,后来又有部队转业的3个人陆续来到,县检察院逐渐增加到十几个人。”
征地、扩建、买料、盖房,赵新国忙着买钢筋、水泥、玻璃、木料,几年里日夜劳碌,一直吃住在单位,连着几个春节都没回家,直至办公室的一间平房变成一排平房,一排平房变成两排平房。
检察院干啥
县检察院的牌子挂起来了。
有老农民牵牛径直向院里走,赵新国上前问找谁,回答:“找人给牛检查检查。”
“这里是检察院。”
“对,俺寻思就是检查病,可看着又不像医院,那就是给牲口看病的呗!”
那些年这样的事经常发生,赵新国说老百姓不知道检察院是干啥的。
说起30年,赵新国干过收发、档案管理、基建;干过司务长、摩托车驾驶员、汽车驾驶员、法警、检察员;在办公室、烟草检察室、综合检察室任职,当过侦查科长、反贪局副局长、院检委会委员、院党组成员、预防职务犯罪办公室主任、院纪检书记。
记得1979年10月以后,县检察院开始办案,分为经济检察科、法纪科、办公室。那时没有统一服装,大家骑自行车下乡办案,驮着被褥去调查案件,一走就是四五天。
1982年,县检察院工作人员着装警服,法院也着装警服,上白下蓝。
1984年检察院统一着装,米黄色制服,有肩牌,几年后又改为豆绿色制服,大家挺高兴。
记忆中清晰地记得这些往事:下苦功学习背诵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办理第一起案件,为查实一家国营公司挪用2.8万元,三下内蒙取证,天寒地冻,困难重重;第一次出庭公诉,一人面对三名律师,却意外遭受人身攻击;有人敲开家门说情,带来的十几条香烟里竟然都塞满人民币;向领导汇报调查案情结果时,说着说着睡着了;忘不了查处贪官后,老百姓敲锣打鼓送锦旗……
我这一辈子
荣誉成堆:
县、区、市、省各部门各种荣誉称号:先进工作者、模范标兵、杰出青年、新长征突出手、优秀检察官、劳动模范。
疾病缠身:
十二指肠溃疡、胃窦炎、胸椎骨质增生、脑血管动脉硬化。
赵新国对记者说:“干检察官意味着牺牲。凡是经我手办理的事情,没出过任何差错。30年来,我全心全意投入检察工作,有苦有乐有喜有悲,也有说不上的酸甜苦辣,但我这名检察老兵,为自己钟爱的检察事业奋斗终生,我无愧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