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10日专电 9月10日15时,审计署副审计长余效明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加强救灾款物发放审计,提高救灾款物使用效率”与网友在线交流。
网友 西安小王救灾审计对抗震救灾工作有什么影响?如何在保障一线救灾工作效率的前提下把审计工作做准做细?
余效明审计部门的同志有一个很明确的认识,我们认为救灾审计和抗震救灾是一体的,是不矛盾的。
它是抗震救灾工作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次审计工作的总体定位就是促进、帮助、服务于抗震救灾。我打个比喻,人要健康地生活,就需要一个保健医生,及时地给我们进行诊断。没有毛病,这个人健康生活,有一点小毛病,我们会预防。抗震救灾这项工作顺利进行,抗震救灾款物的审计也是起到一种“保健作用”,像随团医生一样,随时进行一些检测、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及时整改,这样保证抗震救灾工作顺利进行。我们讲审计是“免疫系统”,起到预防、免疫的作用。所以我们认为是不矛盾的。
余效明在促进、帮助、服务的同时,按照法定职责我们是监督职能,本身就是为了把这些资金管好、用好。如何在保证一线救灾工作的前提下,把审计工作做好做细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审计开始就有考虑。比如说刚进点时,我们就要求各个审计组要从指导思想上明确,要从工作方法上注意好、解决好一些问题,就是要从实际出发,从救灾工作的大局出发,做到有利于和促进救灾工作。开始大家也不理解,我到基层审计部门,特别是重灾区,他们也跟我讲,在受灾第三天,他们就进入现场,参与救灾款物的接收。也有同志讲,这个时候你们来添乱。但是随着抗震救灾审计工作的深入,现在大家认识到这不是添乱,开始就把接收工作规范了以后,对今后的抗震救灾工作顺利进行是一个保障。
余效明同时我们要求审计人员,在这个过程当中尽量不要增加麻烦,避免给被审计单位添麻烦。我们这次讲是非常规审计,所以跟以往审计也有点不同,以往要开进点会,三天前要发审计通知书。我们开始就告诉审计人员,可以不开进点会,也不要求三天前发审计通知书,和有关部门协调好以后就可以直接进入审计,这样就给被审计单位增加麻烦,就是尽量简化。同时,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注意搞好服务。同时有一些审计纪律的要求,规范审计行为。一方面是执行我们的纪律,一方面就是不影响人家的正常工作。
余效明经过这一个阶段的工作以后,觉得跟踪审计还是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被审计单位给予了理解和支持。比如四川省什邡市审计局和民政局,他们同时在火车站搭建了账篷,民政部门接收,审计部门就在旁边监督,对救灾物资实行了一条龙管理,就是从卸货、转运到保管、发运等各个环节,审计人员都制定了运行流程图,建立了流水帐,登记手续以及转运都要联名签字,确定制度,这也是保证了抗震救灾工作顺利进行。再比如绵阳市审计局,他们负责管理接收捐赠物资有一个大型仓库,在这里面,审计人员编写了计算机程序,用电脑对入库、保管、出库以及存放地点、数量等都进行了登记。还有一些审计人员在物资接收分发点,将每天的物资接收和发放情况都张榜公布。虽然在现场履行监督职能,同时在现场为物资的分配管理搞好服务,本身就是抗震救灾的一个部分。可以看出我们的审计工作,不仅保证了我们的监督职能,也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抗震救灾工作高效、有序的运行。
(责任编辑: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