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进入快车道”来形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那用“火箭般蹿升”来形容公务员报考热一点也不为过。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大学生非要考公务员呢?除了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公务员本身极具诱惑力外,社会资源极度倾斜也是大学生考公务员一族迅速膨胀的关键原因。
(10月16日《中国青年报》)
以经济为主的社会资源,之所以向公务员倾斜,是因为公务员掌握着组织资源,如审批权、配额权等。这带给我们两点启示:一是在靠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今天,政府部门的组织资源依旧过多,这让公务员在政策变动过程中屡屡最先受益;二是掌握行政审批大权的公务员,具有通过权力设租寻租的“便利”条件,这也促使社会资源主动向公务员靠拢。
公务员具有掌控组织资源的优势。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掌握着组织资源的公务员,可以在政策的变动中优先获得好处。从大的方面说,在房地产改革、国有企业改制等过程中,最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有很多是公务员出身;从小的方面看,相比其他行业、职业,公务员的社会保障制度最完善、工资持续增长最有保障等等。
要改变“公务员极具诱惑力”的现实,首先要靠稳定的制度,而不是经常变动的政策。中国社会是一个典型的政策主导型社会,公共部门制定的政策对社会资源的变动具有巨大的影响。在政策的制定和变动过程中,掌握着组织资源的公务员,就容易成为最先的受益者。在稳定的制度下,公共部门的组织资源能力就可以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但在变动的政策下,公共部门这种组织资源能力就容易产生自利的冲动。
其次,要解决权力对社会资源的设租寻租问题。有一种观点是以审批权限制减少权力设租寻租的空间,但这无异于抱薪救火。因为权力设租寻租的根本症结就在于公共部门的行政审批权,以行政审批限制遏制权力设租寻租,只能是进一步制造设租寻租的条件。解决的关键是市场化,社会资源主要靠市场配置而不是行政权力配置,这样社会资源才不会对公共部门和公务员有趋近冲动,否则,社会资源“偏爱”公务员仍就不可避免。(王 攀)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