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率先开展政府救市
二线城市纷纷加入
影响到一线城市财政部等出台措施
中央部委加入政府救市大军
10月22日,财政部、税务总局正式出台多项针对房地产的“救市”措施,从2008年11月1日起,对个人首次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的,契税税率暂统一下调到1%,对个人销售或购买住房暂免征收印花税,对个人销售住房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
中国人民银行也同时宣布,住房贷款利率的下限可扩大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同时,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各档次利率分别下调0.27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中央部委开始加入救市大军。
政府救市,自今年5月沈阳率先打起大旗,诸多二线城市纷纷加入,随后又影响到一线城市,目前已有近20个城市宣布了政府救市措施。
救市·地方
二线城市最早救市
首先打起救市大旗的是沈阳。
今年5月,沈阳政策包括,契税从4%降到1.5%,公积金贷款最高年限至30年,其中二手房20年,商品房最低首付至两成,且设立50万元购房奖励。在秋季房交会上推出了各种利民政策,开发商也积极采取各种减价、促销活动来刺激消费者。
在政府和开发商的共同努力下,9月的沈阳房地产市场达到了一定的救市效果,尤其是以降价或促销为救市手段的楼盘,销售情况较好。
之后,石家庄、成都、长沙、厦门、福州、重庆、淮安、芜湖等城市先后出台救市措施。
从9月底到10月,又有包括南京、北京、杭州、上海等一线城市加入到救市的大军中,目前已有近20个城市出台了地方政策,出手救市。
可以看出,这一轮救市是从二线城市开始的,而后波及一线城市,并最终影响全国的。
贷款契税是主要武器
在各地方出台的救市政策中,提及最多的是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降低首付比例、减免契税、给予购房补贴及购房入户等措施。
其中二线城市政策多为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降低首付比例,一线城市则根据自身条件不同,政策也更加独特。
比如出台救市措施比较早的石家庄,今年5月就规定,把普通住宅契税税率降为1.5%,把住房公积金贷款上限提高至40万元。
一线城市措施更独特
参与救市的一线城市则根据自身条件不同,政策也更加独特。
今年10月,北京市建委颁布《关于商品房开发项目房屋登记面积测量有关问题的通知》,其规定,自10月7日起,新申请预售许可的开发项目,原则上不再分摊建筑楼栋(相互连通的为一个建筑楼栋)外的公用部位。
虽未公开宣布救市,但降低公摊面积意在刺激楼市消费显而易见。
杭州则重磅推出24条救市措施,包括对购房者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对购买100万元以上房产的买房者,可办理杭州市户口,这对浙江省内购房者应有不小吸引力。
救市·态度
中央部委力挺地方救市
尽管针对政府救市,有专家发出不同声音,但地方上的这些措施,还是得到了中央的默许(《南方日报》10月16日报道)。
16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长三角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出现的下行趋势,已经引起国务院高度关注,正在研究并准备出台一系列的措施。
杜鹰对当前多省市提出的“救楼市”举措给予积极肯定,并表示,部分城市采取的新措施是个利好消息。
10月18日,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深圳参加“中国市长论坛”时表示:“应该给各城市政府一定的自由度,各地的政府应该说有能力、也有责任,作出一些政策上的选择。”
仇保兴的言论,让已经出台救市措施的城市吃下了定心丸。
救市·成效
地方救市效果不明显
虽然许多城市已颁布不少救市措施,但从目前来看,各地的救市效果并不明显,因为这些措施并不能让房价立竿见影地达到购房者的心理价位,不能让购房者对市场恢复信心。
以救市措施力度较大的杭州为例,在刚刚结束的浙江省第15届房地产博览上,成交商品房408套,成交金额4.2亿元,而去年成交848套、金额14亿元,同比出现大幅下降,表明救市措施出台后,楼市观望气氛仍然浓厚。
同样重拳出击的南京市,在20条新政和近60家楼盘打折销售的刺激下,楼市并未升温。“十一”期间,南京住宅认购量606套,成交27套,与2007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60%和90%。
成都是较早出台救市措施的城市,曾引起了部分购房者的积极反响,但咨询人多下单者少,尤其看到各省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后,购房者普遍表示要持币观望,成都近期房价和成交量都呈持续萎缩状态。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