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改革同样要积极吸收和借鉴世界法治发达国家以及国际社会的先进立法经验和理念。
对死刑改革要从宏观到微观、从国内到国外、从实体到程序进行全方位研究,同时要与时代发展相结合,感受和体悟改革开放30年我国死刑改革的艰辛历程。
立足促进中国刑事法治的现代化和保障人权,逐步废止死刑。
切合中国现实国情,探索死刑改革道路。
在当今中国,死刑制度的改革无疑还是一个敏感话题,而且是一个热点话题。它关乎中国刑事法治的重大进步,关乎社会的文明发展,亦关乎国家发展的国际环境。其意义显然已超越了刑事法的视野,而为全社会所关注。而改革理论是改革实践的引导和促进力量,死刑制度的改革由于其复杂和艰难就更加需要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死刑改革探索》(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一书洋洋近70万字,分别从死刑限制与逐步废止的宏观问题和具体问题、死刑的正当程序、死刑的比较与借鉴等方面全面系统深入地探讨了死刑改革这一中国当代重大的现实刑事法治问题。
通观全书,我们认为《探索》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视野开阔,创新显著。《探索》充分重视死刑改革问题的比较考察与外向型研究,在死刑改革问题上积极吸收和借鉴世界法治发达国家以及国际社会的立法经验和先进理念,采他山之石以攻玉,因而视野十分开阔,视角也相当新颖独到,许多观点颇富创造性和前瞻性,富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二是结构严谨,内容丰富。《探索》从宏观到微观、从国内到国外、从实体到程序都对死刑改革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其在内容上分设4编。每编又分为若干个专题。其中第一编和第二编集中研究了死刑限制与废止的宏观问题和具体问题,第三编专门探讨死刑的正当程序,第四编则着重从比较的角度对海峡两岸以及国际社会死刑制度的改革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除上述四编之外,该书还有一个富有特色的附录即“死刑改革研究与时代发展”。附录以作者涉足死刑的学术研究与学术活动之轨迹为主线,将之置于我国刑事法治和刑事法学状况及时代背景之下考察梳理,进而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这不仅是该书作者对自己从事死刑改革问题学术研究的一次专题回顾,同时从中我们也能够感受和体悟到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死刑改革的艰辛历程。
三是立意深远,思想深刻。《探索》站在国家法治建设的高度,以促进中国刑事法治的现代化和人权保障事业为己任,提出了许多富有前瞻性和启迪性的死刑改革思想与见解,如根据党中央确定的在21世纪的阶段性发展目标,作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可以经过如下三个阶段逐步废止死刑的构想:一是及至2020年亦即建党一百周年,先行逐步废止非暴力犯罪的死刑;二是再经过一、二十年的发展,在条件成熟时进一步废止非致命性暴力犯罪(非侵犯生命的暴力犯罪)的死刑;三是在社会文明和法治发展到相当发达程度时,至迟到2050年亦即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全面废止死刑。等等。四是立足国情,驾驭理论。《探索》最大的特色之一在于其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体现出强烈的现实关怀。其立足于当前现实国情与时代发展状况,理性断言中国废止死刑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一针见血地指出那种不顾国情与时代条件的“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是不现实也是不合理的。
因为过激的主张不会被国家采纳,也不会对法治进步产生实际的作用;同时反而有可能干扰决策者对死刑改革的理智判断,会造成社会民众的反感,甚至因此会延缓死刑改革的进程。而《探索》关于死刑改革的问题则由于议题集中,观点鲜明而务实,且理论联系实际,切合中国现实国情与时代发展要求,尤其是首次在我国集中而响亮地推出死刑改革的一系列构想与主张,在实体法领域率先吹响当前中国死刑改革的号角,指明了中国现阶段死刑改革切实可行的路径与突破口,不仅在刑法学界获得了高度认同,而且在司法实务界也产生了广泛影响,并受到了决策层的重视,民众的心理亦能承受。因而切实有效地推动了我国死刑改革的进程与相关的法治实践。
总而言之,在我们看来,《探索》将死刑改革问题的理论研究引向了深入,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该书具有显著的学术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繁荣了死刑改革之理论研究并推动和促进了我国的刑事法治建设。最后应当指出的是,限于篇幅,上述我们对《探索》一书的简要评介难免挂一漏万。读者诸君若能细读此书,相信一定会有更大的获益。
(彭新林系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学术秘书、博士生;李慧织系河南省郑州市人民检察院政治部副处长、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