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通过医改方案 3年内预计投8500亿元 专家认为——
方案出台不代表改革终结
据新华社电国务院常务会议昨日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会议决定,从2009年到2011年,重点抓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等五项改革。初步测算,为保障这五项改革,3年内各级政府预计投入8500亿元。
会议强调,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政策性强,一些重大改革要先行试点,稳步推进,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专家解读医改方案
今日,参与起草《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的专家之一、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卫生经济与管理学系主任刘国恩,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就医改方案五项重点改革进行了解读。
■专家简介
刘国恩: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卫生经济与管理学系主任。北京大学医改课题小组核心成员,国家医疗体制改革小组特聘专家,卫生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委员会委员。
■改革措施
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3年内使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2010年,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提高报销比例和支付限额。
专家解读
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是过去两年来,医改讨论进程中取得的最大成就。
尽管现在城镇居民医保、职工医保、新农合三种保险的范围比较广,但是力度还比较小。三个保险如何衔接,最后如何形成统一的医疗保障体系,是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改革措施
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调整管理机制和供应保障体系。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保药品报销目录。
专家解读
药品开支几乎是我国医疗总开支的一半,因此药品的使用是否合理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的医疗服务是否合理有效。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有利于医生临床处方、医疗保险报销等更为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改革措施
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点加强县级医院(含中医院)、乡镇卫生院、边远地区村卫生室和困难地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
专家解读
我国70%—80%的基层居民在社区和农村接受医疗卫生服务,只占到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的20%—30%,而顶端的强势人群,不到30%的人却占到了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的70%。这样的现状如何解决,就是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
■改革措施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制定并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从2009年开始,逐步在全国建立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增加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经费标准,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
专家解读
国家也可以把钱拿出来,到私立医院为公民购买公共卫生服务。
当一个公民需要打预防针的时候,既可以到公立医院打,也可以到私立医院打。既是给公民选择的机会,也是给私立医院创业的机会,对公立医院也是一个潜在的激励。
■改革措施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监管机制,提高公立医疗机构服务水平。
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
专家解读
我国有近2万家医院,85%左右是公立医院。目前的状况是,在供方市场竞争不充分、供给紧缺的情况下,国民的需求要大于我们能够提供的医疗服务的能力。
医药服务市场应该放开,让社会化的资源进来。
本版文/记者底东娜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