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四大措施保经济大盘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泉州市市长朱明
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经济外向度较高的泉州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但2008年,泉州仍取得不俗的成绩,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05.29亿元,增长14.1%;财政总收入263.6亿元,增长17.1%,经济总量连续十年位居福建省设区市首位。
要竭尽全力“保企业、保市场、保要素供给,全力稳住经济大盘”,为了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问题,泉州市及时出台实施了相关政策,并成立泉州市工业生产总调度室,强化对工业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和预警,推动政银企加强协作,启动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成立福建省首家小额贷款公司,积极推荐企业获得银行授信。
今年重点做好几方面工作:一是项目带动,扩大投资,重点实施产业优化升级、重大交通能源、农村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事业等6方面的工程,力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达1000亿元以上。
二是品牌带动,争创优势,要更加重视品牌的带动和引领作用,注重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支持龙头企业争创更多的国家级名牌品牌,推动单一品牌发展成系列品牌,国家级品牌发展成世界级品牌,推动“泉州制造”向“泉州创造”转变,充分发挥品牌企业的辐射带动效应,进而带动产业集聚,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优势。
三是自主创新,产业升级,要继续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进一步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
四是内外统筹,拓展市场,国内市场方面,要发挥好全市遍布全国23万多个销售网点的优势,全力开拓国内商业城市市场;国际市场方面,注重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不断扩大机电产品和自主品牌的出口比重,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本报记者李晋田 陈衍水采写)
|
老有所养:由谁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