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月中下旬开始,京沪等一线城市逐步摆脱了春节期间成交惨淡的困局,迎来了久违的“小阳春”。
针对楼市未来走向,业界观点不尽相同,有人认为这种楼市回暖的行情是暂时的,甚至是由开发商“假按揭”造成的假象。
有的学者则根据楼市成交数据的分布特点和趋势判断,楼市回暖基本上已经确立,市场回暖不容置疑。3月份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后者的判断。
从已公布的情况看,3月份的楼市成交数据可以用“华丽”来形容:3月上海商品住宅成交量为156万平方米,环比增幅97%;同期北京共成交商品住宅期房11298套,成交商品住宅现房2124套,环比2月分别增长72.1%和23.6%;深圳、广州等城市住宅成交量也创出近期新高。一线城市3月份住宅成交行情集体爆发,基本上达到或超过2007年同期的成交水平。
一线城市商品住宅市场成交量实现“蛙跳”式上涨,迅速回填了2008年来的月度成交缺口,并达到2007年同期的成交水平。这种成交态势用“小阳春”来形容已经不够。如果4、5月份楼市能够延续3月份的“华丽”走势,那么我们就可以肯定地说楼市的“艳阳天”已经来临。
但是,从“小阳春”到“艳阳天”到底还有多远?是“咫尺之距”还是“海天之遥”?
影响商品住宅市场走势的因素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宏观政策因素,另一个是市场因素。宏观政策方面目前的基调是宽松的,包括金融政策和土地政策在内,都给开发商较宽松的发展环境,同时鼓励商品住房成交量的提升。只要宏观政策基调不再突然反复,特别是由当前的宽松转向紧缩,那么政策因素对楼市的发展就是中立或有利的。
从市场因素看,关系到住宅市场成交及价格走势的因素很多,如宏观经济走势、住房供应结构、市场供求关系、消费信心、空置率等等。短期内消费信心和供求关系对市场成交及价格影响较大。北京、上海等城市3月份成交量快速放大,价格也出现了上涨,就是因为消费心理出现了逆转,从去年的过度观望发展到现在的跟风买房。
当然,刚性需求的释放是这次成交量短期放量的主要原因。同样,当市场供求处于不平衡时,如市场供应大幅回落时,也会促使消费心理向买房的方向转变。
从长期看,楼市受宏观经济增长因素影响较大,由于我国经济与世界联系加强,因此也会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的间接影响。本次G20会议主要议题是讨论如何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消除贸易保护、维护世界经济增长稳定。
从各种迹象看,我国宏观经济增长前途面临多种挑战。同时,美国大量印制钞票购买国债对我国的外汇储备造成直接威胁,世界主要经济体间的协调出现一定困难。这些因素都决定了我国房地产市场在未来面临诸多的挑战。
宏观经济能否稳定决定了消费者收入能否稳定增长、企业资金链是否安全、消费信心是否恢复、产品能否顺利供应等。因此,面对我国楼市在成功获得“小阳春”行情后,能否迎来“艳阳天”的疑问,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楼市一定会随着宏观经济的稳定而出现回暖和成长。但这个过程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顺利。楼市的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动力问题,即持续不断的刚性或改善性需求入场,过去积累的刚性需求能够带来短时的市场繁荣,但并不能解决持续增长的问题。毫无疑问,3月份楼市取得了非常骄人的成绩,但4、5月份能否持续这样的行情,仍然是有疑问的。(回建强作者系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