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泳屡禁不绝 本月已3起溺亡
本报讯(记者孙文晔)“大爷,这儿不让游泳,您赶紧上岸吧!”任凭城管队员喊破嗓子,老爷子却依然故我。今年4月,北京西城城管什刹海一分队特地配备了摩托艇,在后海的水面巡逻,对野泳、野钓者进行巡视规劝。
6月26日晚9时半左右,一名男子在海淀区西北旺大桥西侧的京密引水渠中游泳溺亡。6月20日,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中学两名学生在北京展览馆后湖河道游泳时遇险,其中1人被在附近巡逻的大钟寺派出所民警救起,另一人因溺水时间过长不治身亡。6月2日,一位22岁河北小伙在玉渊潭游野泳时不幸溺水身亡。记者采访发现,在这些事故发生地,都有“禁止游泳”的警示牌。
记者从市城管执法局获悉,自5月以后,关于河湖管理的举报就呈上升趋势,仅游野泳一项就有11起。护城河、永定河、凉水河、通惠河、西坝河、南长河、京密引水渠等京城水系都有人“光顾”。除此以外,玉渊潭、什刹海、颐和园等旅游区,也成了野泳者的乐园。
俗话说:“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每天在昆玉河边巡逻的城管执法人员说,天然水域地形复杂,水草多,水质较差,也不可能配备救生员,再加上游野泳者在不了解水下情况时贸然下水,无人监护,缺乏自我安全保护,很容易发生抽筋、呛水、溺水等情况。即使从卫生角度看,北京河湖水系的水质也很难达到适合游泳的标准。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