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际市场销售不如韩国泡菜
专家认为应组建集团扶持龙头企业走出国门 PK韩国四川泡菜要全球抢地儿
韩国的《韩国日报》日前发表《为赶超韩国泡菜,中国使出吃奶的劲》一文。
昨天,以“四川泡菜与健康”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四川泡菜国际论坛”在四川眉山市召开,500余名工商界人士、泡菜专家将就四川泡菜的特色、历史、营养以及国际化发展方向等内容进行研讨。
“以前,我们都没有专门地去宣传四川泡菜。”四川省农业厅经济作物处处长张红非说,“召开论坛的目的就是希望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把四川泡菜做成中国的特色,带动四川蔬菜行业的产业化发展。”
市场走访
北京部分超市 都有泡菜身影
为了了解四川泡菜与韩国泡菜在北京市场的销售情况,最近几天,记者走访了家乐福和京客隆等几家大型超市,发现除了四川泡菜基本都有韩国泡菜的“身影”,品种在几种至十几种不等,每斤的价格平均七八元,两三分钟内就有一名前来购买的顾客。
售货员说,这些散装的韩国泡菜保质期只有一天,但都“卖得可以”,超市附近还有许多常客,两三天就来买一回。
在甜水园北里的京客隆超市内,来自辽宁的吴小姐刚刚买下半棵韩国辣白菜。她说,在老家时从小就吃这种腌制的辣白菜,口味习惯了,来北京后也经常吃。
而在场的另外一对夫妻则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买了半斤酸辣萝卜,他们说,前两天买了辣白菜,觉得口味酸甜酸甜的还不错,这次想换一换看看其他的泡菜味道怎么样。
前天,在望京沃尔玛超市腌制品柜台内,只有韩国泡菜有售而没有四川泡菜。图为顾客品尝韩国泡菜。 摄/实习记者许云峰
望京沃尔玛 只卖韩国泡菜
想了解韩国泡菜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望京不能不去。记者来到沃尔玛望京店,发现所售泡菜种类有七八种。“全都是韩国泡菜,我们从来不卖中国泡菜。”负责销售泡菜的工作人员介绍说。
她还补充说:“因为这里没有顾客想到说要买什么四川泡菜,他们每次都是只要正宗韩国泡菜。不仅是在这里生活的韩国人,这儿的中国顾客也是这样要求的。”
销售人员介绍说,那么多种类数辣白菜卖得最火,14.3元一斤,如果泡菜整体一天的销售额是1000元的话,至少有800元都是辣白菜挣来的。
销售人员介绍说:“生产泡菜的这些韩国大企业都在中国建了生产基地,像我们这里的泡菜进的就是天津基地的。但是,他们生产时绝不使用中国本土白菜做原料,都是引进韩国的白菜种子,种出来的白菜比中国的脆嫩。”
文/实习记者王芳许云峰
直面问题
四川泡菜国际市场不叫座
尽管四川省农业厅的数据显示,四川泡菜在国内稳占一半以上的市场,但是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功说:“目前,韩国泡菜也加快了在青岛、威海等地建厂的步伐,其进军中国市场的势头开始变大。”
陈功刚刚结束对北京泡菜市场的调研,他在调研中发现许多酒店都供应韩国泡菜,“更重要的是,北京韩国传统泡菜研讨会,北京韩国传统泡菜节等推广活动接二连三地举行,颇有一番攻占市场的架势。”
有些企业认为,韩国泡菜的价格比四川泡菜高出几倍,其高端人群的市场定位与四川泡菜的大众定位不会造成多少冲突。对于这种观点,陈功认为国内的企业应该有未雨绸缪的意识。
虽然有产品远销至欧美各国,四川泡菜的市场仍然主要局限在国内和新加坡等华人华侨居住比较集中的国家。陈功说,“四川泡菜和韩国泡菜在国际上的销量存在很大差距。”
原因分析
掌握泡菜国标韩国有话语权
陈功前不久赴韩国考察,发现韩国泡菜能迅速崛起,关键就是将泡菜技术链做长,韩国泡菜作为发酵产品,保存温度为0至4度,这也给“冷链”运输,加工科技化程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相比韩国泡菜,四川泡菜目前大多是家庭式的手工作坊,既没有规模,又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这些对四川泡菜走出国门来说都是很大的障碍。
韩国于1995年正式向国际食品规格委员会提交泡菜规格方案,2001年7月被采纳为泡菜国际食品规格,为后来的对外贸易打开了方便之门。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所长杜永臣认为,韩国泡菜掌握了全世界泡菜的生产标准,因而具有相当的话语权。
韩国影视剧热播普及泡菜知识
此外,韩国泡菜还通过出口影视剧等文化策略建立品牌,推广的力度和范围都很大,因此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也较高。
陈功说,随着韩国影视剧在中国的热播,中国的观众们已经对韩国泡菜非常熟悉,无疑为韩国泡菜在中国的普及做了良好的铺垫。
四川省商务厅对外贸易处处长杨春轩认为这一点相当重要。
“产品持久的销售能力跟生产产品的地方文化推销有很大联系。四川泡菜要推向国际,也要学习这种方式,把它和四川的文化捆绑在一起,才能更有生命力。”杨春轩说。
[1] [2] [下一页] |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