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位于上海新闸路乌镇路口的悦达黄浦河滨大厦被本地投资客以约2.19亿元的总价整栋购买。
“本土企业一旦有了资金以后,便愿意出手买楼,长远来说买楼的花费比租赁成本要低。”戴德梁行写字楼部董事杨达分析,“中资企业的活跃将对写字楼市场形成支撑。
”
中企大手笔买进 尽管写字楼买卖虽不如住宅市场火爆,但近几个月成交量比起年初却也增色不少。据悉,自今年3月份陆家嘴集团购买浦项广场后,至今市场上已经涌现了不少写字楼整层成交。
金融危机对房地产投资市场造成了较大的冲击,私人以及机构投资者的投资意愿有所停顿,一些外资开始降价抛售在沪高端物业,这反而成为了内资进入上海写字楼市场的好机会,目前正有不少买家趁机在上海吸纳写字楼物业。“其实外资企业在中国本来也很少买写字楼自用,毕竟不是在本土,”杨达坦言,“而本土企业则无需考虑汇率风险、持有周期等问题,对于回报率也没有很高的要求,只要价格合理,就可能考虑购买。”
从身份来看,这些中资买家主要以江浙一带的企业为主,他们已经入驻上海多年,有一定的基础,希望能够在上海置业,扩大投资。
供应保持三年高位 然而,市场的活跃虽然推高并使入住率保持稳定,却很难再为租金水平推波助澜。戴德梁行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上海甲级办公楼的总供给量约100万平方米,该数据是2005-2007年年均供给量的2-3倍,2009年的上海写字楼新增供应预计将超过70万平方米,包括静安寺的会德丰广场、陆家嘴的上海国金中心、南京路上的恒基项目等,持续的高供应量将会增加市场修复供应过剩现况的难度。直至2012年,上海每年的写字楼新增供应量都在60万-80万平方米的高位。
杨达预测,写字楼的租金仍会在低位徘徊相当一段时间,从而影响写字楼市场的租客格局。“一旦租金上扬,外资会重新占据很大比例,”杨称,“如今次中心的写字楼也已经具备很高的品质,当核心CBD不再具备价格吸引力的时候,一些中小民营企业会选择外迁。”(黄乐) (来源:新闻晚报)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