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建国60周年特别策划-追寻现代中国-娃哈哈营养快线特约 > 庆祝建国60周年成就消息

任远:中国电视50年的风风雨雨

  四 、飞速发展

  量化分析往往是客观而科学的。在我们即将表述的我国电视广播“飞速发展”的开始,让我们看一看,1991年底,我国共有多少家电视台——543座;这些电视台全年各生产能力有多大——年制作节目91572小时,其中新闻节目32.2%;专题节目占17.2%;教育节目占5.9%;文艺节目占24.1%;服务性节目占21.6%。我们的电视台人口覆盖率达到80.7%;全国拥有2.2亿台接收机。

  电视在中国已经是无人可比的强势媒体。

  1,不断突破中前行的新闻节目

  从1992年开始,新闻类节目逐步成为央视和各级地方台的“台柱子”。央视一套的节目构成是以新闻为主体的,它覆盖了全国80%以上的地区。全国以省、市、自治区为骨干的各级地方台当中,有800多家自办新闻节目。老百姓也从看电视主要是为了娱乐消遣,转化到了以“了解世界、获取信息”为目的。电视新闻已经变成中国老百姓最主要的新闻和信息来源。

  从1993年开始,央视新闻变革的第一个重大举措就是开发时段,综合性新闻节目栏目全面布局。1993年3月1日,央视第一套新闻节目播出时间增加到每天13次,实现了挣点播出和重要新闻滚动播出。其中《早间新闻》(5月1日后改为《东方时空》,今改为《朝闻天下》)注重集纳功能。地方台也积极跟进。北京台开办了《北京您早》,天津台开播《今晨相会》,浙江台有《早间新闻》,上海台有《上海早晨》,湖南台有《潇湘晨光》等。午间新闻则强化社会性。1995年4月3日,央视把原先10分钟的《午间新闻》改为《新闻30分》。至于《晚间新闻》,则突出社会性、接近性、趣味性。1994年4月1日,央视《晚间新闻报道》进行改版,根据三贴近的精神,在社会新闻、法制新闻、灾害事故以及问题报道等方面加大力度,珍闻、趣闻也在晚间新闻中占有一定分量,收视率明显上升,稳定在6-7%,周末达到10%-13%。而1985年这个节目刚开办时,收视率才达到2.5%。以湖南卫视开办的《晚间新闻》、北京卫视的《晚间新闻报道》为代表,个地方台也创办了一批按照全新的新闻观念、风格特点鲜明的晚间新闻栏目。其中,主播采用“说新闻”,以“讲”代“读”,增强了面对面交流的亲切感。

  自从1997年以来,央视就实现了重大新闻直播的计划,当年,就用现场直播,现场采访报道,由演播室主播组织、串联专题片、资料片和嘉宾访谈,构成立体的、现场性极强的“新闻包裹”(News Package),完成了当年《日全食和彗星天象奇观》(3月9日),中、俄、哈、吉、塔五国边界裁军协定签字仪式(4月24日),《香港回归72小时直播》,《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截流》(10月),《三峡工程大江截流》(11月)这五次直播。此后,这种立体的直播方式,就成为新闻频道、经济频道和4频道传播重大新闻的常规形态。现场直播时的新闻报道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都达到了新闻源的最近点——零距离,并实现了传播过程与新闻发生发展过程的同步性。观众获得“我在场”的临场感。

  2008年对于中国来说是多事的一年,从年初的南方风雪之灾、2008年对于中国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平常的年份;对于央视的新闻报道来说,则更是不平常。我们电视工作者和自己的国家一起,刚刚历尽千辛万苦,战胜了年初南方百年未遇的风雪冰寒、山东火车出轨,又经历了“藏独”份子闹事以及西方媒体就所谓“人权”问题竭力丑化中国,力图把奥运政治化的骚扰。就在此时,5月12日14点28分,又突发了汶川特大地震。面对这一系列重大事件,样式都采用了迅速及时、客观透明的新闻直播方式,向全世界做了报道。纵观这次央视抗震救灾的报道,体现了我国电视媒介本性的回归、电视新闻本性的回归以及与此相应的电视人使命感的回归。整个报道的成功,则体现了中央电视台的新闻工作者们在此突发事件面前,能够以沉着、冷静、科学的精神,组织、实施以现场直播为主体的连续滚动报道,其中包括富于创造性的运用了议程设置、新闻框架、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结合等传播学原理与策略,使得新闻信息的透明性、公开性获得最大的优化。并且还直接向中央领导机构提供了决策的依据。

  人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央视效应”由此崛起?

  这一时期电视新闻的成熟,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志——电视新闻评论的崛起。1993年5月1日 ,央视推出了全长40分目新闻杂志专栏《东方时空》,每天7时20分在第一套播出。他的第一个板块《焦点时刻》对电视新闻的“述评”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记者们在报道中针砭时弊,褒贬是非,主持公道,旗帜鲜明。引起观众热烈的反响。1994年4月1日,央视新闻评论部在原来《焦点时刻》基础上改版为《焦点访谈》,并把它反复在紧接着《新闻联播》之后播放。它的定位是“: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并鲜明打出“新闻评论”的旗帜。与此同时,个地方台也纷纷推出类似的新闻评论节目。1944年1月辽宁台开办了《新闻观察》,2月南京台开办了《社会大广角》,10月份,四川台推出《今晚十分钟》、黑龙江台则开办了《今日话题》,12月份,江苏有线台开办了《公众视线》,云南电视台也开办了《今日话题》。但是,地方台新闻评论节目办得最好的,应数上海台的《新闻透视》、江苏台的《大写真》和北京台的《今日话题》。这三者有如下共同的特点:

  ○1它们都是收视率比较高的节目;

  ○2表达方面新闻事实与言论结合紧密;

  ○3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观众;

  ○4能起到很强的舆论监督作用。

  市场经济的多元化也反映到电视台专业性、对象性新闻栏目的日益丰富上来。这一点可以央视第二套经济新闻栏目的飞速扩展为代表。1996年,他们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和改造,在短短的不到半年时间里推出了《经济半小时》、《中国财经报道》、《世界经济报道》、《金土地》、《企业家》等9各栏目。北京台也推出《北京特快》,上海台有《第一财经》和《经济观察》,辽宁台则有《北方经济传真》新疆台也有,《新疆经济信息联播》。

  与此同时,国际新闻报道也日趋繁荣。北京电视台早在上一世纪80年代末,就开办了报道国际新闻的杂志节目《看世界》(1997年后改为《世界,你好》早、中、晚版)在连续15年里一直被选为北京地区最受观众欢迎的节目之一。1994年央视开播了《世界报道》。2000年11月27日央视又推出《国际时讯》;12月3日又开播《世界》。

  随着中国力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电视不断加强对海外报道的力度。央视和上海、广东、天津、山西等地方台协力合作,一方面努力提高向国外主流电视媒体提供新闻的数量、特别是被采用的条数;另方面,还开设对外新闻播出频道。其中影响最广的是央视4套《中国新闻》(1994年5月1日开播)、《中国新闻60分》(2000年开播)。

  体育新闻的成就也引人注目。1995年,随着央视体育频道开播,体育新闻每天滚动播出4次,并且多半采用直播。随后,体育新闻名牌栏目《足球之夜》、《五环夜话》越来越吸引观众,收视率节节攀高。每逢重大的国际国内体育盛会和赛事,体育频道的直播常常造成万人空巷的局面。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后以及奥运会召开期间,央视的体育节目使全世界都注视北京,让世界更了解中国。

  2,文化创意产业化越来越发展。

  1993年之后,中国电视剧的产量已经达到每年8000部集以上。2003年达到1亿部集。掐指一算,观众几乎每天都有好戏看。一旦电视剧稍有“注水”、“疲软”,报纸上立即有人批评。像《红楼梦》这一档次的巨制,不是数年或隔年一部,而是几乎月月都有。其中给人留下深刻记忆的真不少,我们还是简单的回顾一下吧:

  1993年有《北京人在纽约》、《情满珠江》;

  1994年有《三国演义》、《孽债》、《年轮》;

  1995年有《英雄无悔》、《孔繁森》;

  1996年有《和平年代》、《车间主任》;

  1997年有《水浒传》、《人间正道》、《难忘的岁月——红旗渠的故事》;

  1998年有《雍正王朝》;

  1999年有《突出重围》、《开国领袖毛泽东》;

  2000年有《大明宫词》、《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

  至于近几年的优秀电视剧,更是数不胜数,各台之间,甚至是每家电视台各频道之间展开了以好戏争夺观众的白热化竞争。其中不少作品被反复重播,以应付这种局面。我们都很难忘记《汉武大帝》、《康熙王朝》、《乾隆微服私访》等“清宫戏”;也特别喜欢《垂直打击》、《亮剑》、《士兵突击》、《我的兄弟叫顺溜》等军旅或战争题材的电视剧。《潜伏》、《剑谍》、《重案六组》等间谍剧、警匪剧更是经久不衰。不过人们还是喜爱《闯关东》这类有厚重历史感,或者反映普通市民生活、工作和爱情的《金婚》、《双面胶》等现实题材的剧作。电视文艺节目,出现了娱乐化的新动向。综艺节目除了央视和一些地方台还在努力举办节日晚会和周末综艺。南方的一些电视台开始以娱乐节目替代综艺晚会。例如,1997年7月湖南台推出的《快乐大本营》、《玫瑰之约》、《超女》,北京台的《欢乐总动员》,上海台推出的《相约星期六》、《好男儿,加油》,央视的《幸运52》、《非常6+1》、浙江台的《假日总动员》等收视率都很高,尤其是在青年人中培养了一大批“粉丝”。

  这类娱乐节目的共同点在于:

  ○1内容形式的时尚型、娱乐性;

  ○2有比较好的经济效益;

  ○3主持人靓丽或英俊,具有“明星”潜质;

  ○4娱乐往往成了唯一目标,很容易流入“低俗”、“媚俗”.

  3,在社会教育(社教)节目方面,谈话节目呈越演越烈的趋势。

  首先是演播室或摄影镜头前的专访节目比比皆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视中访谈节目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曾被西方传播学者看作中国社会言论开放程度的一个标志。但仅仅过了10年,由新闻评论性节目的带动,全国各级电视台,都纷纷运用镜前访谈的形式,并把它推到了极致。以致让人们感到“谈话脑袋”(Talking Head)太多了!就以央视为例,它的个套节目中的新闻评论《焦点访谈》、《面对面》、《新闻1+1》、《中国新闻》、《海峡两岸》等几乎全离不开访谈和讨论;经济栏目、卫生与健康、军事知识、世界见闻、文艺生活、科学技术、体育报道等,也离不开电视访谈、座谈。其中还因此诞生了许多名栏目和名主持,例如朱军主持的《艺术人生》、《音乐人生》;王志的《面对面》;崔永元的《实话实说》及后来的《小崔说事》;水均益的《高端访问》,和白岩松、董倩、张越、靳一丹、张羽、张泉灵等主持的各色访谈节目。这类访谈节目的共同之处是:

  ○1充分发挥了人际交流面对面的长处,在传递信息同时也或多或少伴随着情感的互动。有的栏目例如央视的《艺术人生》、《朋友》,湖南台的《玫瑰之约》,被人们称之为“感情娱乐类谈话节目”。但是,感情的互动是为了晓之以理。要做到“通情达理”,而不能以娱乐为目的。

  ○2观众深度参与电视传播和制作,大大拓展了大众话语空间。

  ○3主持人的能力和素养大大提升。

  2001年7月9日中午,《百家讲坛》这所汇集各路专家、学者的“开放式大学”正式开学。它满足了相当多的观众盼望到大学的讲坛里亲耳聆听明教授的讲课的愿望。也续补了中国国学教育和研究的断代所造成的空间,《百家讲坛》邀请过的易中天、于丹、阎崇年、纪连海等,一下子成为全国名人,所著的著述“洛阳纸贵”则充分显示了电视大威力。与此同时,一时间个地方台也推出了各家的讲坛类节目,例如北京电视台的《中华文化大讲坛》,上海纪实频道推出的《文化中国》栏目.

  4,更加光辉的未来

  根据《中国广播电视年鉴—2002年》最新的统计,截止2001年底,全国共有电视台357座,承载着2194套节目的制作和播出。其中国家级电视台有中央电视台和中国教育电视台、每个省、自治区或直辖市、每个地级或以上城市基本都有至少一座电视台。除此之外,在全国2,083个县(县级市)中还有1,262座广播电视台。即60%的县有一个广播电视台,其中绝大数为转播或差转台,只承担播出功能,没有自办频道的许可和能力。在上星电视方面,除了中央台的12套节目和中国教育电视台的2套节目上星外,我国大陆所有的省、自治区或直辖市都有一套节目上星,内蒙古、西藏和新疆的上星节目还不止一套。

  调查结果显示: 2002年,电视观众家中可接收到的频道数量,全国平均为16个; 城镇平均为24个。从1997年-2002年这5年的时间里,观众家中平均能够接收到的频道数量增加了一倍。目前,北京地区的观众,通过有线电视网,可以收视64个模拟信号的频道,另有14套数字信号,4套高清数字频道。中央电视台总编室每5年进行一次的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1997年,全国有10.94亿人能够看到电视; 到2002年,全国的电视观众数量达到11.15亿人。五年时间仅增加了2000万人,电视观众的数量增长接近极限。

  2009年3月20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副局长张海涛在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开幕式的主题报告中说:“新一轮技术革命方兴未艾,特别是数字、网络等信息技术发展迅猛,深刻改变了广播影视的技术基础,极大地解放了广播影视生产力,给广播影视带来了全局性、根本性的变革。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宣部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国广电系统的共同努力,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无线、有线、卫星、互联网等多种技术手段并用,中央与地方、城市与农村、国内与国外并重的规模庞大的广播影视网络,广播影视的传播能力、覆盖水平、服务质量大大提高,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相适应”。踏进一步指出这些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建设成效显著,农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正得到有效解决。

  (二)广播电视数字化进程明显加快,进入了有线、无线、台内数字化全面推进的新阶段。

  (三)新媒体发展取得突破,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等发展迅速。

  (四)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加强,我国广电系统实现了过去单纯的跟踪研究向自主创新研究的转变。

  自2003年启动有线数字电视以来,全国有线数字电视发展迅猛。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底,全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数分别为:97万、397万、1266万、2686万、4528万户,比前一年分别增长了309%、219%、112%、69%。全国有229个城市进行了数字化整体转换,其中106个城市已经完成转换,广西、宁夏的城市基本实现数字化,北京、天津、青海、海南、贵州、吉林等地的城市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比例超过了50%。有线电视双向化改造步伐加快,有线双向网络覆盖用户超过2400万。广播电视台内数字化进程明显加快,省级以上广播电台、电视台制播系统的数字化率已达90%以上,许多省级台和城市台已经完成全台业务一体化网络系统建设,为广播电台、电视台从单一业务模式向多种业务模式转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去年地面数字电视已在北京等8个城市开通(包括标清和高清),标志着我国地面广播电视数字化正式启动。为加快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的实施,总局组织力量抓紧制定配套标准(已颁布9项),促进地面数字电视健康有序发展。

  因此,可以坚信,中国电视建成国际主流媒体,我们已经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硬件的武装。余下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在软件方面,特别是观念上的与时俱进,按照科学发展观去落实、去实践。

  比如,我们面临的频道数量的激增,这一方面更有利于扩展我们传播信息的通道,可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但是也必然造成观众分流,使电视媒体竞争加剧。

  首先,我们必须改变那些陈腐的,井底之蛙式的观念,把目光放远、放宽。不应一味在“文艺节目你上、我上。大家上,电视剧我播、你播、大家播”的圈圈里转。CNN总裁特纳说的:“新闻才是未来电视业竞争的真正战场”的话已经成为全世界传媒界的共识。

  其次,你能打进来,我也要打出去。在全球提提化条件下,我们更应当关注国际电视节目交流,大生意应当做到国外去。美国国家对外贸易的“龙头老大”是以影视为主体的文化产品,它在最近几年里一直位居美国对外贸易份额的第一。法国人拍摄了一部纪录片教《鸟的迁徙》,在国际上以4000万美元的高价买卖给了别的国家。最近的将来,出口的电视节目,应以新闻和纪录片为主,纪录片是跨文化交流的使节。虚构的电视剧和文艺节目承担不了这个任务。目前,因为目光短浅的“娱乐化加商品化”浮躁挂念的影响,中国电视纪录片暂时处于低谷。这个局面应当赶快扭转。在过去的30年里,们已经积累了经验,锻炼和培养了一支创作的队伍。解放他们的生产力,可以大有作为!

  第三,要坚持抵制低俗化。低俗化现象主要是指大众传媒在传播活动中放弃自身社会责任,而迎合受众中存在的低级趣味的倾向、情绪和要求等,也即对受众低浅层次审美情趣乃至官感刺激的迁就。其目的是为了赢得尽可能多的利润。2006年以来,国家广电总局先后5次召开相关会议,制定下发了10多项规定,把抵制低俗之风工作作为广播电视日常宣传管理的重要内容。造成低俗化之风的根本原因,在于某些广播电视传媒机构缺乏自律,忽视了自己的社会责任,不适当地看重自身的经济利益,忽视了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忽视了媒体应该“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重任。作为媒体,经济效益固然重要,但首先应该重视的是社会效益。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冲突时,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电视还是要讲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起抓。电视节目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是你要把节目办得精益求精。其中最重要的还是“三贴近”,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群众,能够回答当代社会提出的问题,并以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表达。我们电视屏幕上也有一些不错的节目,其中突出的例子是北京电视台的《法制进行时》。

  这个1999年12月27日推出的法制栏目,是在BTV-3科教频道,收视率开始时只有0.2%-0.3%,2006 年达到10.6%,列全国新闻专题节目排名第三。广告创收第一年260万,第二年460万,第三年,1100万,第四年3200万,第五年4800万,2005/2006年超过一个亿。这个节目在普法教育方面给了观众很大的收益,但是,它不是靠“娱乐化”,也没有强求商品化。它是靠以出色的女记者、制片人徐滔带领的一班不畏艰难、不贪图安逸,富有神圣的使命感的制作群体,摄制了一个接一个具有强烈的现场感的法制故事来吸引人、教育人、鼓舞人的。这个例子,也驳斥了那些以为电视要挣钱,就得靠选秀节目、娱乐节目,社教节目办好了依样能有很好的经济收益。这也为北京台的科教频道的整体节目状况,和上海文广集团“艺术与人文”频道的实践所证实。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的《文化中国》栏目开播于2006年1月2日。周一至周五,每周五档,每档节目25分钟.每晚7点首播。周三至周日中午1点重播。节目收视率由2006年上半年的0.4%,到下半年上升到0.6%,10月份上升到0.9%, 1.0%,最高达1.7%。

  2007年11月中旬,文作者在上海市静安区一个2500人的集会上做了抽样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有73%的观众表示喜欢看《文化中国》节目,其中非常喜欢该节目的占到将近一半,它证明该节目在上海地区还是相当的成功。它的成功给了我们一下的启示:

  1,节目宗旨符合社会需要、时代需要

  纪实频道《文化中国》栏目是一档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观众人文素质为宗旨的大型历史文化讲述型栏目。通过主持人和嘉宾闲聊趣谈的方式,生动、有趣、讲述有文化内涵的的历史人物故事,让观众轻松解读历史,快乐品位文化。听完一个故事,记住一段历史,感悟一种智慧。

  2006年中宣部新闻局和国家广电总局对于《文化中国》的文化定位和社会效益,也给予了充分肯定,赞扬它是“凝聚党心民意的文化现象”。上海市委宣传部认为它“在彰显学者研究成果,正确普及传统历史文化方面产生了良好的效果,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推进”。

  2,好的节目要动用各种手段积极推广

  为扩大栏目的知名度,《文化中国》开展了“轻松读历史,快乐评文化”活动,2006年至今,栏目组已经五次走进上海图书馆,五次进入街道、社区,九次分别去同济大学、光明等中学和希望工程培训基地,与广大社区居民、大学、中学的老师和同学们进行《文化中国》观摩交流活动。2006年“五一”节前杨浦区团委还发文将《文化中国》节目作为杨浦区青少年的文化推荐读物。这些活动扩大了栏目的影响力,栏目组从中也受到很大的鼓舞和教育。

  3及时回应当代社会提出的问题

  2006年为配合迎奥运,迎世博,上海百万市民学礼仪,《文化中国》先后制作了《礼仪之邦话礼仪》(5集) 《你我身边的礼仪》(5集)《交往的礼仪》(5集)等节目在电视中播出,并且将节目刻录成400套DVD光盘作为培训材料赠送给全市各社区学校和市共青妇等机构。受到了有关部门的好评。

  2006年《文化中国》节目除本频道播出外,还销售给福建电视台52期节目,2007上半年已有浙江丽水电视台,闵行电视台,中国石化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局域网,加上下半年黑龙江电视台购买的190期《文化中国》节目,总数达1000多期节目。这不仅扩大了节目的“两个效益”,本身也是推广了节目的自身。

  4,建立文化链,增强社会和经济效益

  《文化中国》创造性的创建了以电视专栏节目播出为中心的文化产业链。这包括:

  《文化中国》系列影像制品;

  《文化中国》书系;

  《文化中国》读者导报;

  《文化中国》电子网络版;

  《文庙讲堂》

  《文化中国》栏目还与上海文庙管理处在具有700多年历史的上海文庙联合创办了《文庙讲堂》,请这个节目的嘉宾和主持人来赐给近千名市民面对面的讲传统文化,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

  放大起来看,这个栏目的经验反映的是21世纪以来,中国电视人的新的探索。这种探索来势依旧迅猛。目前这个栏目和上海文广集团(除新闻频道和外语频道外)绝大部分频道和栏目一样,正开始全面实践“制播分离”的新套路。

  我们的电视已经胜利的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征程。中国的电视人无愧于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它已经确立了现代社会最强势媒体的地位。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坚持正确的方向,把电视体制的改革深入推进,不断提升管理经营水平,把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演播能力向深度广度不停步的进军,我们将赢得更加辉煌的明天。

[上一页] [1] [2] [3] [4]
(责任编辑:赵婷)

我要发布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纪念六十年的国家历史,不仅仅是对建国过程的简单描述,还是一次对自己祖国的宏大审视。

更多>>> 我的解放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