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14点58分,经过91个小时的精心孵化,在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三峡坝区子二代研究基地,世界上首尾全人工繁殖的“活化石”中华鲟幼苗破壳而出了!这标志着中华鲟全人工繁殖取得成功,中华鲟人工繁殖可不再依赖稀有野生亲鱼,这对该物种的保护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昨日上午,经过特许,本报记者进入了子二代研究基地,目睹了子二代及其“父母”的风采。
两万多尾幼苗酷似“小绿豆”
“那个时刻太让人难忘,看见它浮出水面,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自豪感油然而生。”从1984年就在研究所工作的助理工程师万建义第一个看见首尾子二代出苗,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他掩饰不住兴奋。
9月30日晚上,坝区子二代研究基地分别对一组同步成熟的雌雄子一代中华鲟进行人工催产、人工受精。研究所共获得约2.8万枚中华鲟受精卵,受精卵看起来像一颗颗“小绿豆”,沉在水底。
91个小时后,这些“小绿豆”开始在水里蠢蠢欲动。10月4日14点58分,一颗“小绿豆”慢慢地漂浮出水面,一条尾巴顶了出来!顶出来的尾巴不停地摆动,像极了小蝌蚪,圆圆的脑袋顶着两颗黑色的大眼球在水中旋转着,它不断挣脱身上的“卵膜”,终于,彻底浮出水面。第一尾全人工繁殖的中华鲟幼苗破壳而出了!
记者昨日在研究基地看到,两万多颗“小绿豆”已长到约15毫米长了,它们待在一个8立方米的钢制水箱里,快活地游来游去。
在显微镜下,一尾约15毫米长的鲟苗通体呈乳白色,背部和两侧以及腹部分别有一条黑色的细线,那是它们尚未发育的骨板。暗黄色的肚子里裹着一颗颗鲜红色的心脏,心脏正有节奏地跳动,发育情况良好。据研究员介绍,它们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会显现出中华鲟雏形。
子一代不吃不喝“坐月子”
记者在研究基地看到了第一尾子二代中华鲟的“父母”,它们身长两米多,重50余公斤,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通过野生中华鲟亲鱼繁殖成功的子一代。“父亲”代号为6B7A,“母亲”代号为391D,它们分别在两个90多平方米的水泥池子里“坐月子”。它们不吃不喝,只是在水中缓慢地游来游去。据研究所生态修复实验室主任郭柏福介绍,子一代产卵前就不进食了,产卵后可能要过数月才开始进食。
郭柏福还告诉记者,当时繁殖子一代是直接从野生亲鱼身上取卵进行人工受精的,而人工受精又是分批进行的,所以它们的具体年龄已不能确定了,“人工养殖的雄性中华鲟性成熟大约为12年,雌性约为15年。以此推断,它们至少有15岁了。”
据悉,子一代的“父母”都是野生中华鲟亲鱼,现已放回了长江,要找到它们几乎不可能了。因此,当时在子一代繁殖成功时,研究人员就有计划进行全人工繁殖。4年来,他们攻克了中华鲟后备亲鱼人工驯养、性腺发育诱导、人工催产等技术难关,终于成功实现了全人工繁殖,“这意味着在人工可控的环境下能够保证中华鲟物种的延续。”
目前,研究人员除了每天给子一代做常规检查外,还给它们打康复针,擦拭体表。“中华鲟产卵后很辛苦,对环境的要求也更高,稍不注意就可能死掉。”郭柏福说,这几天来,他们都是通宵监控子一代的情况。
它和他的故事
养中华鲟二十多年它们就像我的孩子
子一代的中华鲟比较“娇气”,研究人员也格外地疼爱它们,在研究所工作了25年的万建义对中华鲟甚至有些“溺爱”。“养了二十多年,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特别有感情。”养殖中华鲟这么多年,他觉得自己很幸运,不仅第一个看见第一尾子二代鲟鱼出苗,还在1985年见证了子一代的中华鲟苗的出世。
万建义是研究所生理组(生态实验室的前身)的助理工程师,也是每天和中华鲟打交道最多的人。他每天都会给中华鲟喂食,给它们测体重、体长、胸围、尾长和吻须,他还经常下水帮这些“孩子们”捉海虱。中华鲟也会生病,体表经常有些寄生虫,最让人烦恼的就是海虱。“海虱繁殖很快,如果不把它们弄走,它们会把鲟鱼的血吸干,导致中华鲟的死亡。”每年夏天是海虱最为泛滥的时候,他都会下水帮中华鲟捉虱子。
万建义还能从中华鲟尾巴拍打水面的情况,看出中华鲟是不是生病了。“当它不舒服时,它的尾巴会跳动起来拍打水面,游速也会加快,这时我就要给它进行检查了。”当有中华鲟不舒服时,万建义还会给它们“开小灶”,在配饵料时更注重营养搭配,增加饵料中的蛋白含量,帮助中华鲟恢复体能。
给中华鲟做检查时,万建义喜欢搂着它们的身子,用手摸摸鲟鱼的吻须,“很软,摸的时候鲟鱼会摇晃着尾巴,像小孩撒娇一样。只要检查出有问题,我的心就是悬着的。”
自从子二代成功出苗后,万建义已经一周没有回家了。“这不算什么,能陪着它们,看到它们安然无事,我就很欣慰了。”他笑着说。
本报见习记者 田立平 通讯员 黄华 谭凤英 发自宜昌
野生中华鲟亲鱼
子二代幼苗子一代中华鲟的生产过程
受精卵——孵化——出苗——暂养阶段——子鱼培育——成鱼——亲鱼培养——受精卵(循环)
中华鲟是世界上现存27种鲟鱼中的珍稀鱼类,为全球分布最南的鲟种,还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距今已有一亿四千万年的历史,有“活化石”之称。
由于长江葛洲坝工程的兴建,拦断了中华鲟产卵洄游通道。为了不使人类的生产建设影响鱼类的生存,1982年,党中央、国务院采纳鱼类专家的建议,指定国家有关部门审批成立了救护中华鲟的专业机构——葛洲坝中华鲟研究所。自1984年第一次人工繁殖以来,已累计向长江投入各种规格的中华鲟幼鲟444万尾,放流大规格的胭脂鱼种6500尾。(来源:长江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