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深圳再掀“审计风暴” 5大问题暴监管缺陷(图)

来源:南方日报
2009年11月24日10:41

  对于深圳公共体育场馆如今的尴尬,引人深思:到底是“公益性”与市场化的水火不容,还是因为资产分割等影响了场馆在这两者中取得平衡? 南方日报记者 鲁力/摄

  审计报告称,转企后社会效益良好但经济效益不佳,截至今年6

  4家体育场馆亏损超2324

  体育场馆负责人认为转企有悖“公益性”,应把场馆转回事业单位

  演出一场接着一场,门票还挺贵,尽管如此,深圳体育馆居然是无证经营,且年年亏损!昨日,深圳市审计局公布了对深圳体育场、深圳体育馆、深圳游泳跳水馆以及深圳网球俱乐部4家市属体育场馆的审计报告。报告显示,20074家体育场馆从事业单位转为企业后,截至今年6月合计亏损超2324万元。

  体育场馆负责人则回应称,将4家体育场馆从事业单位改为企业经营,难以兼顾企业的“盈利需求”和服务全民健身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不能为了改革而改革,建议市政府对“公共体育场”进行重新定义,明确其“公益性”并将场馆划回事业单位,否则亏损难以避免。

  应尽早制订体育场馆管养模式

  今年730日至911,深圳市审计局受市人大委托派出审计组,对4家体育馆转企改革之后,也就是20071月至20096月的运营情况进行了首次绩效审计调查。昨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深圳体育馆、深圳体育场、深圳游泳跳水馆和深圳网球俱乐部社会效益良好,但经济效益不佳,截至今年6月,4家场馆合计亏损超2324万元。

  此外,4家体育场馆均未办理工商注册登记,属无证经营;未签订资产委托经营合约,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资助经费未能落实;体育场馆管理企业业绩评价考核机制不健全,未建立符合企业经营的配套措施与制度,管理缺乏规范和活力;场馆维修、养护不足。

  审计报告建议,市政府相关部门应尽快完成4家体育场馆的资产分割工作,以便场馆尽快完成工商注册登记手续,使4家体育场馆改企后经营合法化。此外,还应该尽早制订体育场馆管养模式,经营收入分配和公益性服务的财政资助经费落实,加强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保障体育场馆经营良性发展。

  “我们不可能用纳税人的钱投资,掏市民腰包”

  尽管自己负责的场馆被审计证实亏损,深圳游泳跳水馆馆长刘勇立却没有排斥记者的到来,在刚刚过去的近3年时间里,他一直在想办法为游泳跳水馆“创收”,维持场馆的收支平衡,保证国有资产不至于流失。而在此期间遭遇的种种尴尬却让他有许多话要说,在刘勇立看来,审计亏损的结果并不意外。

  2006年底,随着《深圳市市属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发布,深圳游泳跳水馆连同位于笋岗西路体育中心的深圳体育场、深圳体育馆以及深圳市网球俱乐部一同被划归为“转企”行列。改革之前,4家体育场馆同属于市属事业单位,享受财政差额补助,除了做好市民健身和竞技体育服务,场馆维修和设备更新没有任何资金压力;改革之后,尽管仍能从市财政拿到补助,但数额逐年递减,直至今年被彻底取消;如何赚钱成为场馆负责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我们也想赚钱,但场馆能够容纳的市民有限,你要是把票价定高了,市民会问,纳税人花钱修的体育馆怎么反过来成为赚钱的工具?如果定得低了,显然不够本,审计又说你盈利能力差。”刘勇立称,包括亏损在内的诸多问题,跟场馆的经营管理者没有直接的关系,体育场馆的公益性规划和企业的现实逐利性矛盾,才是问题的关键,“我们不可能用纳税人的钱投资,掏市民腰包”。

  场馆内部“供血不足”,外部压力不小

  每到周末,深圳体育馆的大门口总会间歇性堵车,在那里,大大小小的演唱会、文艺演出、体育竞赛十分活跃,但热闹的背后,却有着并不乐观的现实。

  “现在真是到了最困难的时候,员工工资都是靠租用场馆的抵押金在发放。”深圳体育馆副馆长杨延涛接受采访时表示,审计报告反映的只是亏损的数字,他和他的员工们却必须面对惨淡的现实。

  杨延涛说,造成4大体育场馆集体亏损,有着场馆自身的原因,也有计划经济时代体育场馆走向市场的“不适应”。他举例说,由于深圳体育馆修建较早,此前的功能规划仅仅是满足全民健身需求,以及部分企事业单位开展运动会或者文化演出所需。但“转企”之后,场馆的管理者需要走向市场去找钱,能够让场馆在满足原有需求的基础上产生更多效益,这是非常难的,尤其在刚刚推向市场的头几年。

  “比如我们办演唱会,现在这个场馆肯定是小了,而一旦场馆容量小,主办方就会有担忧,能不能赚钱,搞不好就打了退堂鼓。如果座位少,票价就会上升,前来体育馆看演唱会的市民也会少,最后就没有这个习惯了。”杨延涛说,很多演出方一听说场馆座位不够,干脆就把演出计划进行分解,然后找一些小场馆进行多次推广,效果比在体育场馆还要好。

  “真正面向市场的体育场馆,从一开始就规划有副馆,以及系统的配套措施,除了主场馆可以经营,对于不同的演出需求,能够提供相应的场馆,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杨延涛称,至少从现在来看,对场馆进行改扩建的可能性非常小。

  除了内部“供血不足”,体育馆经营的外部压力也不小,一个比较简单的对比是,如果在香港举办一场演出,主办方可能需要的批文也就一两个,但在深圳,想要搞一场演唱会,审批手续办下来就需要十天半个月甚至更长。尤其在体育场这种人群密集的场所,安保、消防都需要层层把关,部分座位出于安全考虑还必须空出来,主办方迫于成本压力,更愿意选择别的场所。(南方日报记者 杨磊)

  场馆负责人回应审计问题

  审计报告:社会效益良好,经济效益不佳

  场馆负责人:4家体育场馆在转企改革后,并没有完全遵循企业化运作的经营模式,没有追逐“利润”以取得经济效益,所以社会效益才会良好。举个具体的例子,在转企后的2007年,由于全年大部分时间天气酷热,深圳游泳跳水馆对市民开放的经营收入取得了相当大的增幅,大约有150万元,随后这笔钱被投入到设备设施的日常维修,保障了深圳“竞技体育”的训练计划。如果是一家通过竞标的中标公司来经营,他们以经济效益优先,肯定难以兼顾社会效益。规划、投资、建设和管理公共体育场馆的目的根本就不是为了赚钱,也不可能赚钱,全世界都没有哪家“公共”体育场馆是赚钱的。

  目前,提高经济效益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根据经营成本提高经营项目的收费,说白了就是开源节流,而4家体育场馆的经营项目、人员支出以及物资消耗都是固定的,想要提高经济效益,只能提供高收费,并根据市场化的原则进行调节。但根据《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相关规定,这些场馆如果根据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调节收费,严格来说是属于违法行为。此外,提高收费后有经济能力来这些场馆参与健身的市民必然减少,使本来为“多数人”服务的公共体育场变成为“少数人”服务,市民的“抱怨”将给政府和经营公司带来很大的社会压力。

  此外,根据相关条例,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单位的各项收入不得挪作他用,只能用于设施的维护、管理和事业发展。也就是说场馆管理单位的“利润”不能用来随意发效益奖、分红等,不能以追求利润、实行经济效益优先作为经营目标,这跟企业化的管理制度有很大冲突。

  审计报告:未办理工商注册登记,无证经营

  场馆负责人:没有办理工商注册登记的主要原因是“资产分割”没有完成。根据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施方案,4大场馆的大部分固定资产,作为“非经营性资产”划归市财政局,由市财政局委托市体育局管理。4家体育馆的工作人员和“经营性资产”组成“公共体育场管理公司”,划归市国资委属下的深圳市投资控股公司管理。准确分割资产后才能确定“管理公司”的注册资本,才符合工商注册登记的条件,否则无法进行工商登记,造成现在的无证经营。

  现在这个“非经营性资产”不仅无利可图,而且这个资产属于烧钱的东西,它在坚持公益性的情况下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是永远无法追得上其折旧费的。这个“非经营性资产”登记在谁的账上,谁就得每年折旧几千万元,而且还要负责其大型维修、改造和更新,这就造成资产分割方案难以统一意见。

  审计报告: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资助经费未能落实

  场馆负责人:主要原因是相关配套措施和制度未出台,4家体育场馆所提供服务的数量与计价标准虽然得到了市财政和体育部门的初步认可,但还未经市政府审定,造成资助经费还没有完全落实,这也是部分场馆审计时亏损较大的原因。

  审计报告:业绩评价考核机制不健全,场馆内部管理机制与企业化管理不相适应

  场馆负责人:这次改革的说辞之一是:如果一家公司经营不善,政府可以通过招标换一家公司经营。问题是如何才算“经营不善”?是以利润收益作为判断,还是以保护国有资产作为判断?是以经济效益作为判断,还是以社会效益作为判断?我们认为公共体育场馆是以纳税人的钱兴建的,只能以社会效益、是否实现“公益性”作为判断的标准。也就说是其经营管理根本不适合以追求经济效益作为目标,不合适完全企业化。

  如果政府兴建这些场馆是为了赚钱,当初可以有无数种的投资、开发、布局和经营模式,不必等现在投资完了、建好了才谈如何改革其性质和功能。改革首先要明确“公共体育场馆”的公益性质和功能,只有定位明确了,对场馆运营的改革才能进行得更好,为什么一定要把不能赚钱的事业单位改成企业呢?难道仅仅是为了改革而改革?我们认为,应该把4家体育场馆转回事业单位,坚持公共体育场的“公益性”,才能让广大市民方便地参与全面健身,享受到更多公共体育服务。

  审计报告:场馆维修养护不足

  场馆负责人:4家体育场馆因年久失修或受经营环境的影响,其设施设备存在维修养护不足。主要原因是由于未签订资产委托经营合约,场馆管理单位与财政部门对于各自负责的各种维修养护还没有得到清晰的界定,使得维修费用得不到保障。

  此外,大运会场馆改造工程即将开始,各场馆都把涉及的设施设备留待改造工程开展时进行维修、改造和更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场馆维修养护不足。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林斯娴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