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办主任上访”不仅仅是黑色幽默
来源:
人民网
2009年12月14日10:13
在广西桂平市,信访办退休主任吴宗明因住房被强拆而踏入了上访的道路。他得到的仅有的“优待”是,工作人员给“老领导”倒茶,让他快点签上名,好排得靠前一点。他自言“我是搞信访工作的,知道上访没太大作用。”(12月10日《中国青年报》)
信访办主任上访,听起来好像在绕口令,信访办主任本来是接待上访者的,咋还自己上访了?原来主任退休了,因为住房被强拆,所以才不得已而为之。不过,人走了茶还没完全冰凉,老领导还是有一点“老面子”的,不但有工作人员的茶水伺候,还尽量给他往前靠一点,以便早点被接待。尽管小事,但还是让“老领导”感到一丝温暖,毕竟有了一点“优待”,证明社会风气还没滑到有些人说得那么严重。
不过,感情归感情,原则不能“走样”。上访过程中的吴宗明还是受到了太多的冷遇和敷衍:第一次上访到交通厅找领导,工作人员说厅里没有这位领导;到国土资源厅,接访者只在大门口接访一下;到纪检监察部门,接访者说“这事不归我们管”;将材料转到自治区高院,结果是,没有相关案件,不能接访;想和领导当面谈,得到的答复是:我们回去研究。要反映的问题被一些政府部门当皮球似的踢来踢去。看着上面的漫画,有点晕头转向,好像是在转圈。7年前身为信访办主任的吴宗明在接受群众来访的时候,估计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竟然成为“上访专业户”,而且,感同深受,亲身经历了上访的艰辛,体会了告状的苦涩。也许,他还会想到想当初对上访者的一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如今,身份转换,自己却在各部门之间疲于奔命,别有一番滋味啊。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在广西桂平市,因为一项名为“桂平航运枢纽二线船闸工程”的自治区重点工程项目,200多户面临拆迁。吴宗明家的房子所在地,将挖出一条新的运河。由于对拆迁补偿和安置的种种不满,从去年7月开始,这位退休信访干部开始了上访之路,那时他家那幢当地典型民居式的四层半小楼还在。如今这栋小楼已被强制拆迁,昔日种满果树的院落也成了机器轰鸣的工地,但他四处反映的问题却至今未获解决。
在不断完善信访制度的当下,退休的信访办主任上访的遭遇对现行制度是一个讽刺。“我是搞信访工作的,知道上访没太大作用。”他说,“没有材料的让你回去写了材料再来,有材料的也就是帮你转到相关部门。”其实,说穿了,就是在推诿扯皮。尽管如此,这位在市检察院干了11年、司法局当了7年副局长又在信访办当了3年主任的老干部至今他仍保持着对信访工作的体谅:他不主张“钉子户”们去国家信访局上访,因为“那里人那么多,不要说解决问题,能有说话的机会就不错了”;他也不参与“钉子户”们集体上访,因为人多了不符合《信访条例》的规定,再说“影响不好”;他承认上访作用有限,但“毕竟是法律赋予我们的一个渠道”。
听其言,观其行,这位老信访主任通情达理,温和有加,不是胡搅蛮缠之人,也并非是在捣乱,只是想通过正常渠道反映情况,解决问题,维护合法权益。可是,老人家的想法有点“温馨浪漫”,事实上,只是一种渴望,但不可及,或者说很难。
那么,导致如此情况怨应该谁?当然应该埋怨有关部门推诿扯皮,也可以痛斥有些官员不作为,不负责等等,这都不是根本。关键是制度是否健全合理合法,是否在实际工作中实用,具有可操作性。否则一边是不断增多的上访事件,一边是围追堵截的“劫访行动”,常此以往,积重难返,不出大事才怪。
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说得好:抓信访,不是要“扬汤止沸”,把矛盾压下去就拉倒,而是要“釜底抽薪”,实实在在解决问题,达到息访息诉;干部一定要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不要一听上访就嫌麻烦,就认为是“小题大做”,甚至“无理取闹”……
有人说,“信访办主任上访”道出的是黑色幽默。我看,不仅仅是黑色幽默,因为幽你一默,一笑了之,但是,“信访办主任上访”而且的遭遇不能不让人浮想联翩。
上网从搜狗开始
民生视点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