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女养牛越来越“牛”:每年进账20多万元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09年12月17日15:01
在蓟县下仓镇大杨各庄村有这样一位农家女:她当牛倌、发牛财,经过多年的打拼,成了当地最大的养牛专业户——
今年36岁的程瑞新,是本市蓟县下仓镇大杨各庄村一名普通的农家女,在外出打工遇到挫折之后,她回家养起了牛,当起了牛老板。经过多年的辛勤经营,由最初的存栏30头发展到了现在的150余头,每年都有20多万元进账。
农家女养牛不怕脏累
隆冬时节,走进程瑞新的肉牛养殖场,映入眼帘的是两座4米高、30米长的大棚,里面存放着入冬前收储的1000吨青饲料。空气中,弥散着一股饲料发酵的淡淡清香。长长的牛舍内,100多头肉牛正在享受着美味“大餐”,时而传出阵阵哞声。
程瑞新此时正忙着清理牛舍、添加饲料。看到我们进来,她边忙活边说:“稍等一下,还有两桶就喂完了,不能饿着它们。”虽然天气寒冷,她却忙得满头大汗。
据了解,程瑞新家经营肉牛养殖场已经多年了。养殖场内的活基本都是由她打理,公婆帮着干点零活,丈夫韩凤主要是外出收购小牛。“干这活就是要不怕脏、不怕累。”程瑞新扳着手指头给我们算她的“作息表”:每天早上5时起床,送孩子上学后就开始配饲料、喂牛、清牛粪、扫圈舍,中午稍事休息,下午所有程序再来一遍,直到晚上22时才算结束。一天下来,腰酸胳膊疼不说,身上也是臭烘烘的,而这套“规定动作”,程瑞新一练就是多年。
经过程瑞新的悉心经营,养殖场规模逐年扩大,现在一次性存栏可达到150头。
受益政府的补贴政策
程瑞新1996年嫁到大杨各庄村时,该村人均收入不足一千元,大多数群众以“土里刨食”为主,虽然温饱不愁,但真正富裕的家庭并不多。程瑞新家就是村中比较困难的一户,时常为几百元钱而发愁。有时家里人生个小病,因为怕花钱也不肯去医院。1998年,在亲戚朋友的推荐下,程瑞新和丈夫拿出家里的积蓄到山东做生意,但由于人生地不熟又不懂市场,两年多时间就赔了3万多元,夫妻俩回到家一筹莫展。2001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发展设施农业的扶持意见》,对新建的规模化设施畜牧业小区予以政策性补贴,每个养殖场最高可以享受5万元的小额贷款补贴。这个“利好消息”仿佛给了程瑞新一针“兴奋剂”,使她一下子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那时我天天去镇里和村委会了解贷款、土地租用等政策,又跑到周围乡镇进行详细调查。有了这些好政策,再凭借公公二十几年的养牛经验,我想,只要肯搭辛苦,就一定能成功。”
她的想法得到家人的大力支持。2001年8月,她东拼西凑了15万元,加上贷款补贴5万元,承包了村里6亩地建起了养殖场。程瑞新每天起早贪黑,精心照料,头一茬30头牛五个月全部出栏,当年就还清了贷款。
给牛精心调制“营养餐”
近几年,随着程瑞新肉牛养殖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到她这里来定点收购的经销商也越来越多。销路好源于品质好、信誉好。“现在有个别利欲熏心的人给牛喂"瘦肉精",据说牛吃了只长肉不长油,能卖个好价钱,但这样的牛肉对人身体有害,这种损人利己的昧心钱我们绝不赚。”程瑞新说。为了保证肉质,她的养殖场用的全是天然的“绿色饲料”。春夏季节割青草喂牛,秋收时就从村里收购新鲜的玉米秸秆做青储饲料。她还从多年的养殖经验中总结出一套饲料配比“公式”,玉米面、豆饼、棉籽壳、香油渣每一样的百分比都恰到好处。牛吃了精心调制的“营养餐”,瘦肉含量高,出栏快。
程瑞新养牛的规模一年比一年大,效益越来越好,周边好多群众也都从她这儿受益。在我们和她聊天的过程中,不断有人前来询问销路和技术上的问题,程瑞新一一耐心解答。(记者解建国通讯员
闻强 福兵 李鹏岳) (来源:今晚报)
上网从搜狗开始
民生视点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