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里,一眼望俄蒙,鸡鸣闻三国。
这里,扼守欧亚大陆桥咽喉要地,交汇中俄、东欧陆路运输枢纽。
这里,是全国最大陆路口岸,承担60%以上中俄贸易陆路运输任务。
这里,被誉为东亚之窗、北疆明珠、亚欧大陆桥头堡。
这里,还有一支身着橄榄绿的国门卫士——内蒙古边防总队满洲里边防检查站。
巍巍国门作证,建站58年来,他们用忠诚和奉献守护祖国北大门安宁祥和,爱民固边的旗帜每天和太阳一同升起,高高飘扬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
前不久,满洲里边防检查站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爱民固边模范边防检查站”荣誉称号。
构筑通关“高速通道”,做经济发展的服务标兵
雪落满洲里。
冬寒逼人,然而穿梭的车辆、熙攘的游客,春潮般在口岸涌动。红红火火的边境贸易和旅游,让人触摸到这座口岸城市经济脉搏的强劲跳动。
满洲里,原名“霍勒金布拉格”,蒙语意为“旺盛的泉水”。
1992年,满洲里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沿边开放城市。从此,财富和繁荣犹如汩汩泉水,源源不断地滋润这座百年口岸。2008年,满洲里市进出口贸易总额56亿美元,是16年前的18倍。
“作为口岸城市,满洲里的发展模式是通道经济,边检速度决定着满洲里速度,我们必须构筑通关"高速通道",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排头兵。”边检站政委刘国民说。
前几年,中俄携手在满洲里成立我国第一个互市贸易区。考虑到互贸区的客商相对固定且往返频繁,满洲里边检站主动协调俄方边检机构,先后推出互贸区专用查验通道、简易名单代替护照等便捷服务措施,吸引大量俄方客商进入互贸区。截至2008年,进入互贸区的俄籍旅客达134万余人次,完成交易额近50亿元,成为满洲里边境贸易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过去,通过中俄之间的口岸通道,果菜商要经过数天才能完成全部手续,果菜输运到俄方时冻坏、腐烂严重。满洲里边防检查站牵头与各联检单位协商,开通果菜绿色通道,联检单位深入果蔬基地实施监装,进入口岸减免查验手续。如今,一车出口果菜的通关时间由5天直降为1小时。近5年来,满洲里果菜出口达100多万吨,创汇2.3亿美元,成为我国第一大对俄果菜出口基地。
2002年,满洲里和深圳一起被确定为“十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和优先发展的两个陆路口岸,口岸客、货流量以每年近20%的速度激增,传统的眼看手检、栏杆围网、岗哨林立的执勤方法,极大影响了通关速度。
“不能让边检成为制约口岸发展的"瓶颈"!”边检站迅速上马数字化边检工作平台建设。他们在铁路货运检查现场建立起立体监控系统平台,边检官兵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对所有出入境列车车体外部的查验工作;利用光缆与海关数据中心相联,共享海关信息系统列车“透视”信息,可对列车内部实施有效监控;通过数据光缆共享铁路运输信息,可以提前了解货运列车详细情况,制订检查方案。
数字化口岸为边检通关提速:检查一列货运列车所需时间由原来的50分钟缩短到15分钟,检查一辆载满货物的汽车由过去的平均15分钟缩短到2分钟,出入境检查总量连年刷新历史纪录,检查出入境人员、列车数量均居全国现役边检站第一。
刘国民政委介绍说,2000年以来,他们先后简化查验手续50余项,削减通关环节8个,推出便捷服务措施30余项,开辟各类专用“绿色通道”13条。敞开的大门迎来客流如织,如今的满洲里,已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承担起中俄贸易60%以上的陆路运输任务,被誉为“欧亚大陆桥头堡”。
打造口岸“爱心橄榄绿”,做执法为民的文明楷模
2005年开始,满洲里市每年开展“万人评官”活动,组织社会各界代表万余人,对全市183个行政执法单位投票打分。
连续4年,满洲里边检站名列第一。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边检站站长赵东方感慨地说,边检官兵用亲民爱民、执法为民的挚爱真情,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最高奖励”。
提前5分钟迎候通关列车,随到随检“零等待”;制订“限时办结制”:45秒内办理一名出入境旅客手续,投诉事件15日内必须答复处理……365天,边检官兵用一言一行,默默兑现着“爱民服务承诺”。
2006年1月,俄方边检部门突然宣称,不再承认中国公民所持因公普通护照内加页的有效性。此举,将严重影响2000多名持因公普通护照、常年出入满洲里口岸的中国边贸商人。一时间,边检站值班室里求助电话响个不停。边检站迅速做出反应,一面查阅中俄相关协定、纪要,一面紧急约见俄方代表磋商。经过10多次艰苦谈判,终于促使俄方重新承认护照加页的有效性,维护了中国商人的合法权益。
去年6月27日,一家重型汽车出口公司的负责人匆忙赶到边检站求助。他们从内地运往口岸的500多辆重型汽车原定6月15日到达,由于石油价格上涨,沿途加油速度受限,27日才赶到。如不能在7月1日前出口,不仅需重新向俄方申领出口许可证,还要赔偿违约金千余万元。边检站迅速启动跨境服务机制,实行中俄站长现场联合办公,将各自通关时间延长1小时,采用一站式通关。7月1日,这批车辆终于按期出口。
“中国旅客是亲人,外国旅客是客人。”当过境外国旅客需要帮助时,边检站官兵同样伸出援助之手,用实际行动在中俄边境口岸打造“爱心橄榄绿”。身有残疾的俄罗斯货车司机霍尔金经常往返于满洲里口岸,每次通关时,边防检查员总是抱着他上下车,令这位俄罗斯汉子十分感动。2006年8月1日,霍尔金身穿笔挺的西装,拄着双拐,手捧一大束鲜花来到边检站入境大厅,向值班检查员送上鲜花说:“今天是你们的节日,请接受一个俄罗斯旅客的崇高敬意!”
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来,满洲里边检站先后救助困难旅客849人次,为300多个团组提供人性化的跨境通关服务,收到锦旗200多面、感谢信2000余封,多次被评为“全国执法为民窗口单位”、“全国群众工作标兵单位”。
筑起国门“钢铁屏障”,做强边固防的忠诚卫士
在满洲里边检站荣誉室里,3块金灿灿、沉甸甸的奖牌格外引人注目——
“全国反偷渡先进集体”、“全国反走私先进单位”、“全国缉枪缉毒先进单位”。
作为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满洲里口岸每年通关旅客200多万人次、货物2000多万吨。大浪淘沙,鱼目混珠。走私与反走私、偷渡与反偷渡、渗透与反渗透的较量,时刻在进行着。肩负边境安全检查任务的边检站,始终站在打击犯罪、强边固防的最前沿,在国门筑起“钢铁屏障”。
2006年8月,检查员李庆峰检查一列出境货车时,在矿石的缝隙里发现一副损坏的手铐。这一情况引起在场边检官兵的警觉,大家对列车进行地毯式搜索,在一个隐蔽角落发现一名面色苍白的年轻人。经与公安机关联系查证,这是一名抢劫犯罪嫌疑人,被警方抓获后,戴着手铐从看押室脱逃,企图偷渡外国,没想到在国门前落入了边检站的法网。
2008年5月17日,边检官兵检查一辆俄罗斯入境小客车时,发现司机遮遮掩掩,神情非常不自然。于是,他们对客车的隐蔽部位进行严格细致的检查,结果从副驾驶座位下面查获俄制手枪1把、子弹14发。
改革开放30年来,满洲里边检站共查获各种违法违规人员8867人,抓获偷渡人员961人,公安机关协查对象174人;查获走私物品价值5000余万元,毒品2万余克,枪支85支,连续4年被上级评为“安全工作标兵”。
这是中俄边检联合开展的一次防范“暴力闯关”演练场景——
“4名"恐怖分子"正劫持一辆俄籍客车实施暴力闯关,务必在最短时间将其截获!”警情紧急,现场指挥、防暴、通信、保障、救援各小组3分钟内全部到位,10余名官兵快速向入境通道靠近,对客车形成合围之势,4名“恐怖分子”很快被成功擒获。
为了全方位提高口岸管控能力,边检站加强与边防部队、口岸联检单位、地方公安机关、俄罗斯边防部门的协调配合,定期举行跨部门、多警种联合反恐演练,全面拓展了跨国打击违法犯罪渠道。边检站也连续5年被评为满洲里“口岸疏运功勋集体”,被满洲里市和内蒙古自治区授予“服务发展先锋站”和“模范边防检查站”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