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区前进的步伐有多快?一年的光阴能迈多远?
2009年面对肆虐的金融风暴,许多战略投资者纷纷驻足观望。而作为以金融和现代服务业产业为主导的沈河区挺起不屈的脊梁,逆势而上,奋勇争先,在倏然间的嬗变中交出完美的答卷——以占全市1/660的面积土地,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6亿元,占全市1/11;实际利用外资6.5亿美元,占全市1/8;特别是全口径税收达全市的1/8,每平方米土地创造了3.5亿元税收。
让有限的辖区在环境创新中升值,让雄厚的商业资本在科学发展中发轫。今日沈河区内摩天大楼比肩接踵,已有60余个总计1800多万平方米的商务楼宇组团开发建设,正在规划的商务楼宇组团120余个,投资规模近千亿元,商务楼宇聚集度居东北地区前列。
沈河区提出的“纵向提升、内涵增长”和“深耕沈河”的发展理念,确立以现代服务业立区的发展方针,在做优“第五大发展空间”的征程中,为我们展开了一幅科学发展的画卷,令世人惊艳的好戏还在后头。
扬其名,垂其范
勇当潮头先锋——深耕“第五大发展空间”
作为沈阳的“心脏”,几年来,沈河区这片狭小的土地上,上演了一场场地标追逐的大赛!随着高350米的目前沈阳市最大的商业主建筑——华府天地二期项目和东北第一高楼、429米的沈阳国际金融中心的相继开工,曾经的标志性建筑成为昨日黄花。
2009年,注定是沈河区备受关注的一年。沈阳市委实施“五大空间”发展战略,再次吹响了沈河区快速发展的号角。不久前,中国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了一条爆炸性新闻:美国《时代周刊》对全世界目前拟建设的16座高楼进行盘点,其中中国内地有4座,而沈阳市就有2座,且都在沈河区内,其建筑高度都超过400米。
国际商业地产投资商之所以在筛选了国内众多城市后,垂青沈河,据业内人士分析,除了中央政府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优惠政策和沈阳的区位优势因素外,沈河区优越的地理环境、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诚信高效的政务体系是最后夺魁的重要原因。
“楼盖得越来越多,但需要入住的企业更多,金融商贸开发区核心部分面积太小,已经迎接不下日渐汹涌的金融机构抢滩洪流。”这是商务楼宇物业运营商们最懊恼的事情——2009年以来,有着“金融洼地”之称的金融商贸开发区成为写字楼租售市场最大赢家,不但销售大单频现,而且租赁成交比例占全市商务楼宇总量近四成。
在金融风暴中,沈河区傲立潮头。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是我国除上海陆家嘴以外唯一的以金融商贸为属性的省级金融开发区,是辽宁省、沈阳市确定的东北区域金融中心的核心功能区。伴随着沈阳经济区战略的不断深入实施,金融商贸开发区的作用日益凸现。
沈河区将金融危机遭遇战转变为提升发展质量的主动仗。作为“中国金融生态开发区”——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在东北地区率先进行了金融生态区建设的探索,其中将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与地方投资环境建设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考虑,把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评价纳入政府目标考核范围;坚持强化社会信用制度建设,促进银企融资良性循环,使银行同业充分实现资源共享,预防信贷发放的潜在风险;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同业自律,坚持依法合规经营和有序竞争,共同维护金融秩序,打造金融诚信区、金融安全区的良好品牌和形象。
经历过金融风暴的挑战,沈河区的金融骨架更加坚强。谁能想到,18年前北站南面的那片棚户区,如今已经建设成为沈阳的中央商务区,在鳞次栉比的高楼中,已经汇集金融机构达73家,囊括了驻沈的所有中资银行和全部10家外资银行,以及英国恒安人寿保险公司等一批位列世界500强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并聚集了美国毕马威事务所等200余家配套中介服务机构,以及中石油东北公司等区域性公司总部71家。去年这个2.9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3亿元,同比增长15%;一般预算收入6.8亿元,增长58.6%;固定资产投资36.7亿元,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1.7亿美元。开发区已经成为东北地区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利用外资密度、财政收入和安置就业人数最高的地区。
扶其业,成其果
超前规划建设——“服务业之都”成大赢家
或许在未来的城市竞争中,沈河区注定要走一条人无我有、人有我独的差异化之路。作为现代服务业中心区,这片只有19.6平方公里的土地、东北地区最小的城区,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尽可能大的裂变效应?
沈河区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致力于向空间要效益、向内涵要增长,规划设计了“一心三带四区”的发展空间,努力把沈河区打造成为现代服务业核心区。
在做强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的基础上,沈河区将继续瞄准重点国家和地区,整合招商力量,加快对金融商务服务、商贸流通、文化创意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引进和总部经济的发展。
这一美好蓝图的绘就,预示着沈河区将实现一次更强、更高的飞跃。作为沈阳市土地矛盾最突出的城区,沈河区“以点带面,腾笼换鸟”,顶着巨大的压力,大力实施老城区拆迁改造,为老城区的发展置换出更大的价值空间;挖掘和提升中心城区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强化城区的服务、商贸功能;实现了历史文化与现代都市文化对接。
沈河区坚持以商务楼宇为发展平台,一手抓硬件建设,一手抓招商。目前,中国十大商业街之一的沈阳中街,年销售额超过200亿元,被国际金街联盟评为“国际金街”。五爱市场年销售额达325亿元,已成为全国第二大商品集散地。金廊沿线集中了日本西武百货、卓展购物中心和卓越购物中心等一批沈阳目前最高端的商贸中心。
几年来,沈河区全面实施“深耕沈河”战略,坚持“现代服务业立区”方针,对东北、乃至中国城区服务业的区域格局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沈河区去年新引进现代服务业企业1200家,其中总部企业52家,世界(国内)500强及其投资企业22家,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5%,文化产业对全区税收贡献率突破10%。到2012年,沈河区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将达到70%以上,真正具备中心城区的集聚辐射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
这更坚定了沈河区追赶国内先进城区的雄心。
重其民,导其为
打造“首善之区”——成就和谐城区典范
增长不等于发展,财富不等于幸福。可以说,沈河区的地理区位和文化底蕴决定了沈河区无权选择平庸。沈河区正努力打造沈阳的“首善之区”,通过促进经济繁荣,文化先进、环境优美、服务完善、社会和谐,为城区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做城市,本质是做民生。经济发展了,沈河区把更多财力向民生倾注、更多资源向民生倾斜。去年该区惠民投入达3.15亿元,同比增长了15%。继08年投入1亿元之后,沈河区去年又投入8000万元,完成了87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使12万户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而且使居民财产性收入大幅增值,据统计,改造后每户居民房价每平方米提高了500元,多福等优秀小区成为全国文化小区的样板。
人与环境的和谐是“首善之区”最生动、最丰富的表情。沈河区坚持把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抓手,按照“精品、精致、精华”原则,大手笔推进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城区环境质量明显提升。该区累计投入6238万,完成了34条小街小巷改造和主要街路绿化工程。投入690万元,在社区和公园安装户外健身器材1803件。全区67个社区文化活动室和图书阅览室面积均达到300平方米以上。组织开展了红诗红歌颂祖国等国庆60周年系列活动,举办了沈河区第十届社区文化艺术节。
爱民之心,急民众之所急。去年该区将保就业作为保民生的首要任务,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5.36万个,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特困家庭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9%。
爱民之心,体现在对生命的呵护。该区投入1000万元,完成3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规范化建设。6865户低保户和894户低保边缘户全面享受惠民医疗服务。同时,圆满完成了年初承诺的涉及民生的10件实事。
“没有平安,发展就失去意义。”随着“平安沈河”的完美起步;沈河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目前,沈河区在90%的社区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在全省率先实行了警务自行车网格化巡逻,全区刑事案件同比下降24.6%,各类安全事故同比下降65.4%。
把握民生脉动、紧扣民生需求。去年该区被评为全国仅有的6个以城区为单位的全国安全社区。同时,信访工作继2004年被国家信访局确定为信访“沈河模式”在全国推广后,去年又在全国信访工作经验现场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得到全国各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该区先后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并再次被文化部命名为文化工作先进区。
弘其志 升其业
擎起中部雄心——引领区域经济腾飞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本世纪初以来,沈河区就在“纵向提升、内涵增长”发展理念的统领下,从规划到实践,开始了沈河区的好戏连台的“变脸”。
今年沈河区将按照“全国领先、东北一流”标准,牢牢把握金融商贸开发区作为沈阳市第五大发展空间的核心定位,积极推动开发区晋升国家级。依托沈阳经济区申报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推进开发区创建全国优化金融生态综合试验区进程。开发区将依照美国阿特金斯公司制定的《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城市设计》,实施立体交通网络建设、地下交通和景观建设;启动市府广场和惠工广场地下空间开发,新建市府大路地下交通通道,全面树立开发区新形象;完善金融业信息基础数据库,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扶持金融业发展等政策,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推进综合性产权交易市场、沈阳钢材期货交割中心、人民币境外贸易结算试点等要素市场建设,促进金融产业升级。
一个区域要想在21世纪空前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不能没有自己的雄心和抱负。金融商贸开发区争取用5年左右时间,打造“一个基地、三大体系、八个中心”,即开发区成为东北区域金融商贸总部基地,形成多元化的金融组织体系、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多功能的金融服务体系,打造成东北区域性资金聚集中心、资金清算中心、金融市场业务中心、金融产品创新中心、金融人才聚集中心、区域金融监管中心、区域金融信息中心和现代商贸中心,确保到2012年,开发区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0%以上。
有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发展模式,有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就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目标。沈河区在做优“第五大发展空间”的基础上,围绕总部经济发展空间布局,加快文化路总部经济聚集区和万柳塘科技产业聚集区建设。力争引进总部企业55家以上,世界(国内)500强企业20家以上。大力扶持重点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项目,培育和引进优势项目,壮大广告创意、滨水酒吧演艺等文化特色街。加快滨河文化创意产业带和五里河艺术休闲产业带建设;全力拓展、做优发展空间。并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着力引进高端项目,促进传统服务业快速升级,增强城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加快项目建设步伐,确保中街恒隆广场、大发商业广场和嘉濠商厦项目早日营业,利福广场和力宝太阳广场项目尽快完工。
立足沈阳、服务辽宁、辐射东北,全力做强金融、商贸、文化、科技创意等9大产业,全面实施现代服务业倍增计划。为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作出新的贡献。
今日沈河,突出优势、以小搏大、珍视资源、突破常规的发展战略,使其站到了蓄势腾飞的新起点上。一个奋进的中部,必将让沈阳经济挺直腰杆,迈出更稳健、更协调的步伐;越来越成为百姓诗意栖居的“心灵场所”。
2010年民生十大事件
提前知晓
1、投入1040万元,完成剩余26个老旧小区改造,进一步改善5.8万户居民的生活环境。
2、投入750万元,对全区251栋19万平方米的弃管楼屋面防水、上下水管线和电路进行整修。
3、投入426万元,全力打造老百姓身边的派出所,逐步实现社区警务全覆盖,构建社区警务新模式,进一步巩固安全社区创建成果。
4、投入400万元,安装健身器材1098件,更换健身器材400件,及时维修破损的健身器材。
5、投入300万元,增加社区卫生服务所需基本医疗设备,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
6、投入300万元,启动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网络建设,为全区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
7、投入300万元,对307种药品实行零差价,逐步缓解居民群众吃药贵问题。
8、投入60万元,按照三星级示范养老机构标准,完成沈河区老年人休养中心改造升级。
9、投入550万元,启动北通天街市民广场等建设工程。
10、拓宽就业创业渠道,安排2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妥善解决困难家庭大学生就业问题。
记者手记
“沈河人”——沈河区软实力的载体
每一次进入沈河区都会被沈河人身上所散发的进取心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所触动。有什么样的人群,就有什么样的消费,就有什么样的供应,也就有什么样的产业。
沈河区人文精神中最宝贵的优势就是居民性格中那种“勇于创新、善于经营、敏于时尚、长于兼容、娴于文化。”的独特气质。可以说,一个地区的人文精神与产业特色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关联性。沈河区的地理区位和文化底蕴决定了沈河人无权选择平庸。
当沈河区打造软实力的时候,百姓的生活质量、行为方式,精神面貌就是竞争力的真实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