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铁心”法官之死缘何震动甘肃平凉记者展开调查(图)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1月19日08:58

图为崔正涛。

  崔正涛去世四个多月了。

  他是甘肃省平凉市华亭县人民法院一名普通的法官。

  他有一个特殊的外号———“铁心法官”。15年前,因为心衰三级开刀,他的心脏装上了铁的瓣膜。在1米开外,人们就可以听到崔正涛的胸膛传来如同钟表运转的声音。

  对他的离去,甘肃省平凉市的老百姓至今仍觉得震惊和痛切。而整个平凉的党政机关,从市委书记到普通干部,都在沉痛中感到惋惜。

  2010年伊始,甘肃省委政法委发布的1号文件与他有关,名为———《关于在全省政法系统开展向崔正涛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

  “由于崔正涛之死震撼了整个平凉,所以这个"学习活动"将会一直持续下去,直至其精神内涵深入到绝大多数领导干部的内心并变为自觉行动。”平凉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马晓峰对记者说。

  在平凉历史上,一个基层法官的去世引发如此大的震动和波澜,还是第一次。为什么?难道就因为他是心脏内装上了金属机械瓣膜的“铁心”法官?近日,记者带着疑问走进六盘山下的平凉,对此进行了调查。

  震动之一

  他把立案庭由相对清闲的一个部门变成了法院里最忙的地方;在立案庭10年,他用独特的“诉前息诉”法化解了638起案件

  因儿子不赡养自己,华亭县东华镇南沟村老人王智义一怒之下把儿子告上了法庭。

  这是2002年的事了。当时,崔正涛是华亭县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王智义老人找到崔正涛,要求法院强制执行赡养费。

  “立案可以,执行也能做到。但所谓"告人一状,十年难忘",更何况您告的是自己的儿子?如果强制执行,拿到了赡养费,失去的却是父子亲情。那样,怕您晚年凄凉。”崔正涛并未立即立案,而是好言劝慰老人。

  随后,崔正涛叫来老人的儿子,苦口婆心地给他讲赡养老人的法定义务和责任。经过耐心细致的教育,老人的儿子答应每月给父亲赡养费80元。为了把赡养费落到实处,崔正涛又给自己揽了个活儿:让王智义的儿子每月把赡养费先交给他,再由他转交给老人。

  “一次,我到法院取赡养费,儿子还没把钱送来。崔庭长一边安慰我,一边翻出口袋,给我20元路费,让我先回家。他说,钱送到了会给我送过去。”法官还有这样的?不仅帮助解决问题,还热心地赠送往返路费。直到今天,王智义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非常激动,他说,“我和崔法官素不相识,他就这样贴心贴肺地为我操心了5年”。

  华亭县法律援助中心的王志林经常代理家庭纠纷案件。崔正涛对他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不破灭,社会就稳定。

  崔正涛的诉前调解挽救了一个个濒临破裂的家庭,化解了一桩桩“赌气”、“争赢”的矛盾纠纷,也创造了一种新的工作方法———“诉前息诉法”。他把立案庭由相对清闲的一个部门变成了法院里最忙的地方。

  据他的同事们回忆,每天崔正涛的办公室里总是门庭若市。前来起诉的、咨询的、诉苦的……络绎不绝。每逢集日,来访的群众更是挤满了庭室。对此,崔正涛总是不厌其烦地耐心劝说,反复解释,直到乡下的大爷大婶们满意地走出法院大门。

  不仅在法院内调解,他还跑到院外。一次,砚峡乡西河村一农户的耕牛突然死亡。当事人认定是邻家故意投毒所致,到村上、乡上“告状”,没有解决问题,就把死牛摆在了县政府门口。崔正涛得知,立刻主动带人赶往西河村。他见“公”说“婆”理,见“婆”说“公”理,说服当事人换位思考,合理合法处理纠纷。就这样,一场就要激化升级的矛盾及时化解。

  基层法院的立案庭还肩负着信访工作重任,既是法院的对外“窗口”,又是案件诉讼程序的启动庭。一旦案件立案受理,当事人就要按照法律程序“奉陪”到底,会消耗大量人、财、物力。所以,崔正涛生前常说,立案工作要慎之又慎。让老百姓痛痛快快地倒倒苦水,法官再做做工作,或许他们心里的疙瘩就解开了,矛盾纠纷就化解了,也就不起诉了。

  “作为一名基层法院的法官,他的岗位是平凡的,平凡的岗位注定他做的每一件事都不会轰轰烈烈。”崔正涛的同事邓素珍这样评价。

  “但是,想想如果没有他一次次苦口婆心的调解,没有他一次次的诉前息诉,不知有多少个家庭已经破裂,不知会有多少个小事端已经升级成大矛盾。”跟崔正涛交往了十几年,王志林觉得,崔法官正是把每件简单的事都做好了,所以他才不简单;正是把每件平凡的事都做好了,所以他才不平凡。

  在立案庭10年,崔正涛“诉前息诉”的案件达638起。他创造的“诉前息诉法”被同事们称为“崔正涛法”。

  震动之二

  “嘴硬,手硬,请吃不到,送礼不要。”同事说,这么多年来,崔正涛刻意缩小社交圈,坚守着法官应有的“孤独”

  “公平正义是老百姓对社会的基本要求,而政法系统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如果政法系统出了问题,那老百姓对这个社会、对党和政府就会丧失信心。”在平凉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马晓峰看来,崔正涛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坚守住了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司法公正。

  1996年年初,陕西一家供销公司起诉华亭县矿管会欠款,标的额36万元。这是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案件。但是,因为煤炭是当地的支柱产业,矿管会在华亭县社会影响力很大,所以这起案件变得有些“复杂”。

  案件审理期间,经常有人把电话打到主审法官崔正涛家里,言语中透着威胁;也有领导来说情,告诉他要保护本地利益;承诺只要他不“死脑筋”,他下岗的妻子就可以重新安置工作;甚至还有人将现金和装有说情纸条的信封从他家门缝里塞进去。

  崔正涛顶住了各方压力和诱惑,将现金和纸条上交,依法判处华亭矿管会给付原告36万元货款。

  采访中,记者在崔正涛生前的日记里看到这样一段话: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平的一架天平,只有一头挑起责任,一头担起道义,放置在良知的平台上,法律的天平才会不偏不倚。

  “现在法官审案,面对的情况是"案子一进门,两头来说情",法官时刻经受着各种压力和诱惑。”干了一辈子政法工作的平凉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胡临光认为,作为法官,要维护公平正义,最重要的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执著的追求。在他看来,崔正涛正是一个有信念、有追求的法官。

  到法院告状,立案庭是第一关。崔正涛当立案庭庭长的10年里,经常有人为顺利立案到他那里“疏通关系”。

  2005年3月,崔正涛接待了一位前来告状的农村妇女。对方提供的证据不足,所以他无法立案。几天后的一个晚上,那位妇女敲开了他家的门,说是来送新的“证据”,把一个信封递到崔正涛手里后匆忙抽身而去。崔正涛打开信封,原来“证据”是5张100元的人民币,还有一张纸条,上写“多多关照”。

  第二天一上班,崔正涛就把钱交给了法院内勤人员,又对那位妇女交代:回去好好收集证据。在她把证据收集齐全后,崔正涛随即办理了立案手续。那位妇女收到退回的“信封”时,红着脸说:“崔庭长铁面无私,认法不认钱,我错看他了。”

  “嘴硬,手硬,请吃不到,送礼不要。”同事邓素珍说,这么多年来,崔正涛刻意缩小社交圈,坚守着法官应有的“孤独”。

  震动之三

  当地某些干部不良的工作作风被归结为八个字:慢、混、散、满、浮、懒、庸、差。市委作出向崔正涛学习的决定绝不是走过场,而是真切期望借此整顿提高当地机关干部的作风

  去年8月25日至今,崔正涛的去世在平凉市党政部门引起了相当大的震动和波澜。

  2009年12月11日,平凉市委追授崔正涛为“平凉市优秀共产党员”,并决定在全市深入开展“向崔正涛同志学习”的活动。

  据平凉有关人士透露,市委的这个决定绝不是走过场、一阵风,而是真切期望借此活动的深入持久、扎扎实实整顿提高当地机关干部的作风。

  早在去年6月10日,在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上,到任刚半年的市委书记马世忠就公开痛斥了当地干部作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他把当地干部不良的工作作风归结为八个字:慢、混、散、满、浮、懒、庸、差。

  当时,平凉正向国家申请在当地建设国际大型能源基地,提出了在煤电产业、旅游产业、基础设施、农业农村、城市建设、民生民计等六个方面集中突破的发展战略,全市处在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

  来自东部沿海的马世忠认为,当地干部作风的八大问题严重影响了党政机关的形象,影响了平凉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已经到了非下硬手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用机械心脏维持着生命的“铁心”法官崔正涛,以其勤奋、敬业、廉洁、公正,先后获得“全国法官十杰"银法槌"奖”、“全国模范法官”等16种荣誉称号,与某些干部形成了鲜明对照。

  崔正涛病逝于心脏病复发,去世前的一小时,刚升任院纪检组长的他还在主持干部作风整顿会议。

  15年前,因风湿性心脏病做了手术,他的心脏内装上了金属机械瓣膜。靠这颗“铁心”,仅在立案庭10年,崔正涛就审查受理案件8103件,平均每天2.2件,接待当事人17000人次,平均每天4.6人次,所办案件没有一件错立或立得不准,更无一件“人情案”、“关系案”。

  “崔正涛倒下了,但希望有千百万个"崔正涛"站起来。”马晓峰说。

  记者手记

  崔正涛真的很普通,他没有可炫耀的学历,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高官厚禄。比较特别的就是有15年时间,他体内跳动着一颗“铁心”。这“铁心”实质上是颗柔弱的“病心”,每日都要靠药物维持运转,稍不小心就会停止跳动。因为这颗“铁心”,崔正涛下岗的妻子成了他的全职保姆和护士;因为这颗“铁心”,堂堂法官生前四处举债看病,死后连墓地都买不起。

  可如果仅仅如此,崔正涛最多只是个值得人们同情或者怜悯的对象,而不会赢得这么多的尊敬和感动。崔正涛的感人之处在于,他带着一颗“病心”,以一个法官的正直、善良、坚毅和共产党员的觉悟,几十年如一日地演绎了一个故事,那就是“人民法官为人民”。

  在崔正涛的帮助下,多少个濒临破碎的家庭重新复合,多少个农民工拿到了血汗钱,多少个可能升级的矛盾纠纷被及时化解。

  崔正涛不是超人,不是神仙,他也面临着诱惑,承受着压力,遇到过困难。他一次次地奔波,一次次地劝说,靠的不是“铁心”,而是“感恩的心”。因为更换心脏瓣膜手术,公家报销医疗费6万元,他生前常说,“我的第二次生命是党和人民给予的,对党和人民、对家人,我的内心永远充满感激之情,我没有理由不好好工作,没有理由不去当一名合格的法官。”

  因此,“铁心”法官变成了“贴心”法官,老百姓觉得他可亲。

  领导干部、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他们理应跟老百姓“心贴心”。可当下,少数官员却是“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轻则吃拿卡要,重则以权谋私、腐化堕落,个别干部甚至沦为不法分子的保护伞。

  相较于他们,崔正涛当了法官,可始终没把自己当成“官”,有了权,却更加谦逊勤勉。华亭县人民法院院长荆仁奎说,能做到这点,不容易,所以,崔正涛可敬。

  更重要的是,崔正涛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理所当然。承载着16项表彰和荣誉,生前就有很多媒体要采访他,他总是挥挥手说,“我干了我应该干的事情,这么普通,还是算了吧”。结果是,他去世后,记者只能在不同人的记忆里搜索关于他的印象,为寻找一张他的工作照要费半天工夫……

  (记者周文馨实习生韩业庭) (来源:《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刘晓静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