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中央誓解决三农问题 地方需闻风而起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10年02月04日11:41
中新网2月4日电 《澳门日报》4日刊出社论说,中央“一号文件”七年来连续七次锁定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充分说明“三农”问题在中国的极端重要性。各级地方政府应该闻风而起,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重要位置。“三农”的事情很多,很繁杂,即使想到的问题落实也还有一个过程,还有不少困难,因此还需要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方共同努力。
文章摘编如下:
新春到来之际,中国近日正式公布新世纪以来连续第七个指导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指出,“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不断增加"三农"投入”。这是中国首次提出对“三农”的投入要以“比例提高”的方式实现增长,相信国家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将会比以往更大。
中央“一号文件”七年来连续七次锁定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充分说明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极端重要性。七个文件一脉相承,落脚点都是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各个文件又根据当时的具体形势提出针对性措施。
目前中国农业的开放度不断提高,城乡经济的关联度显着增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日益加大。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促进农业生产上新台阶的制约越来越多,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任务越来越重。
针对这些问题,中央提出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
二○一○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工作重心是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这份文件首次明确提出财政支农资金“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这十二个字是更高的要求,不仅确保了“三农”投入资金总量,也确保了比例稳步提高,意义重大。
近年来,国家不断推出强农惠农政策,就是在最困难的二○○九年,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从中央到地方对“三农”的支持还是不减反增,“三农”投入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中国经济总体保持稳定发展,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多项具体要求,如:确保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还要求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增长幅度都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文件同时指明了支农资金的投向,包括继续增加各类补贴,支持农村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积极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文件在促进农民就业创业、提高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发展水平、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等方面也出台了一系列新措施。
国家对“三农”的投入起着主导的作用。二○一○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支持政策性金融对农村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拓展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大力开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中长期政策性”这六个字,意味着在今后的农业建设中将有更多的信贷资金进来,弥补长期以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不足。
文件还明确提出,加快培育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有序发展小额贷款组织,引导社会资金投资设立适应“三农”需要的各类新型金融组织。文件特别要求抓紧制订对偏远地区新设农村金融机构费用补贴等办法,确保三年内消除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保证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实践证明,中央的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是完全正确的。各级地方政府应该闻风而起,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认真落实中央支持“三农”发展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不断增加“三农”投入。“三农”的事情很多,很繁杂,即使想到的问题落实也还有一个过程,还有不少困难,因此还需要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方共同努力。
上网从搜狗开始
民生视点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